這幾天大家沒少被二代iPhone SE轟炸吧,我的初衷是買一個iPhone送給我媽。
開箱一類屬於多此一舉,沒什麼特別。
我拿了一臺iPhone 8做對比——
右側紅色是iPhone 8,背面logo在上方,並且印有iPhone字樣;左側黑色iPhone SE背面logo居中,沒有其他字樣。
正面差距就比較「明顯」了——
雖然外觀極為相似,但iPhone SE並不能使用iPhone 8的屏幕膜,四周會有大白邊,我買了兩款iPhone 8膜才發現不是膜的問題。
但手機殼可以通用。
等過幾天SE的膜到了,我再給我媽換上。她使用手機的習慣是看新聞和微信聊天,偶爾打個滴滴叫個外賣,不玩遊戲也不看視頻。
開箱後,我做了簡單設置及軟體下載。
手機很多功能她看不懂不會用,從實際用途來說,千元機就能滿足。
每當她遇到問題,需要我幫忙操作手機時,那些莫名冒出來的通知甚至應用程式總讓我強迫症爆發,一通清理,但這次清理完後還有下一次。
我就想送她一部「聽話」的手機。
這純屬我的主觀意願,我媽覺得自己手機很好用。
當然父母總會跟你說「自己挺好的」。
「我的身體挺好的,別擔心。」
「我的衣服挺好的,不用買。」
「我的手機挺好的,不用換。」
…… ……
父母總會說別買,自己用不了,其實他們捨不得。
iPhone已經跌落神壇,但在一些人眼中它仍是品質的象徵。雖然「自己手機挺好的」,但我媽用上SE時還是挺高興。
就像功能機時代,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簡訊,人們還會看重設計、做工和品牌。
當然我不是鼓吹盡孝,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讓父母感到快樂愉悅。
對於很多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普通父母來說,換一部過得去的手機是他們體驗新鮮感最便捷的方式。
這可能是我媽這輩子用過的最貴的單品。
但我有一點沒想到,對老年人來說,iPhone SE的屏幕還是小了些,雖然可以放大顯示視圖,但終究不如大屏手機看得痛快。
我打算讓我媽用一段時間SE,再用一段時間我的X,看哪個用得習慣用哪個。
設置SE的過程中我有點感受到了減法的好處:不沉迷。
現在手機功能豐富,屏幕不停升級,我們不斷沉溺其中。
簡單想幾個問題——
1、你的屏幕使用時間和認真工作/學習的時間哪個長?
2、你的屏幕使用時間和運動時間哪個長?
3、你的屏幕使用時間和看書時間哪個長?
4、你的屏幕使用時間和睡眠時間哪個長?
我看了一下自己的,還是有點吃驚
如果我將這些時間分一些給學習、看書、運動、睡覺,一個月後會變得怎樣?
我打算反抗,跟手機爭奪時間,祝我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