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阿蔡:熱愛騎單車的漢紙一枚,這項活動不單讓我更多地體驗了騎車的快感,也因此擴大了我的生活圈,大家都是因為同樣的喜好走到了一起,騎友們感情也非常好,不論是騎行的路上,還是平日生活、學習上,都會互相幫助。對於我來說,單車運動是成長的歷練。幾個一起騎行的小夥伴們說:「一起流汗,讓我們成為了朋友」。關注小編,跟我與你一起遇見不一樣的顧山。
更多關於阿蔡,請加微信:wxcai3288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wxcai3288
商務電話:18651583288
▁▁▁▁▁▁▁▁▁▁▁▁▁▁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顧山這片土地上,鄉村之美,不一而足,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鄉村景致。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到鄉村去看「景」正成為一種時尚。緩步徜徉青草地,呼吸清新空氣,抬頭看碧藍的天空,鳥兒飛過,鄉村,有著大城市裡領略不到的美。永安橋
風景如畫,綠蔭成片,
小橋流水,寧靜祥和。
永安橋
竹籬近水,一橋橫臥,
青草池塘,田園生態。
永安橋
尊師重教,家庭和睦,
鄰裡團結,文明和諧。
永安橋位於紅豆村中北部,村內被列為江陰市(縣)級文物保護的不僅有千年古樹—紅豆樹,也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石板橋—永安橋。「永安橋」相傳因皇帝親自題橋名而聞名四鄉。
古時候,這裡河道密如蛛網,百姓耕作、外出商務均靠小船擺渡,而這裡又是南面通向集鎮的要道,北往楊舍鎮的捷徑。經常因颳風下雨飄雪冰凍河流、道路泥濘而無法過河,而耽誤了人命。地方上知書達理的秀才將此情況通過官府上書朝廷,經皇上同意,由地方官府擇吉日動工建橋。為造福當地百姓,乾隆皇帝命名該橋為「永安橋」,意在祝福百姓永遠安定幸福。公元1916年,知名的革命志士周水平於就是在永安橋輪船碼頭上船到常熟後轉船上海再東渡日本留學,永安橋也因為留下了周水平烈士的足跡而更加美名遠播。
據村上的老長輩講,永安橋原來不叫永安橋,它有個曾用名叫作:永康莊,應該是取自橋上的對聯中的「橋通南北永康莊」,後來到了解放前,才更名為「永安橋」。
現在的永安橋共有兩個生產隊,分別在石板橋的南北依水坐落,農戶57戶,共195人,中共黨員10名。永安橋有朱、徐兩大姓,村莊人傑地靈,在當地經商務工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水、電、路、通訊齊全,老年活動室、文體健身場、排水設施配套完善,生產生活便捷。親,每點一個
好看
小編的工資今年能漲1元錢 啦
部分資料來源:《顧山微生活》綜合整理
1、本微信號所轉載的文/圖/音視頻等,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
2、本微信號所轉載內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不願意在此刊登,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招聘求職、房屋租售、生意轉讓
本地服務、尋人尋物等
都可在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