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前線 | 成醫附二院迅速集結!成都,莫得事!

2021-02-23 成都醫學院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12月8日,成醫附二院·416核工業醫院作為成華區定點醫療機構,接診首例病例的孫女趙某某。

截止12月10日,成都共有新冠確診病例8例,無症狀感染者3人。

面對疫情,

我們並不慌張。

為了這個煙火成都,

成醫附二院的醫務人員,

第一時間完成戰鬥集結!

12月7日12:10

成醫附二院派出3名醫療骨幹赴郫都區沙西線綜合市場支援核酸採樣任務。

12月7日23:24

成醫附二院再次緊急派出6名醫護人員赴成華區華都雲景臺小區支援核酸採樣。

12月9日6:30

由成醫附二院業務副院長王少清帶隊,32人醫療隊伍赴成都理工大學開展核酸採樣工作。

12月9日14:38

20名醫務人員10分鐘集結完畢,前往西南財大西苑,開展核酸採樣工作。

截止12月10日,成醫附二院已派出4批61人次的醫療隊伍前往防控一線開展核酸檢測標本採集工作,大部分隊員在僅有5-8度的氣溫下,在凜冽的寒風中,從清晨6點一直奮戰到晚上8點,展現了醫務人員的使命擔當。另有2支整編預備隊(含信息採集人員、採樣人員、消灑人員、司機)24小時待命

成醫附二院作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成都市定點收治醫院,自1月以來,建立了與普通就診區域完全分離,獨立規範的隔離病區。

12月7日至10日,累計隔離治療患者11人(其中1例確診患者趙某某,已轉入成都市公衛中心繼續治療,其餘患者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醫院在嚴格落實省、市、區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項醫療救治工作均正常進行。

12月8日,市民核酸檢測需求增加,醫院在原發熱病人採樣點和普通採樣點基礎上,協調增設1個臨時普通採樣點,調配5名援鄂醫療隊員參與院內臨時採樣工作,具備每分鐘12人的採集能力,最大程度滿足市民核酸採樣需求。

檢驗科核酸檢測實驗室所有持證人員採取24小時不間斷六班倒,力求檢測能力最大化,4-6小時可完成所有已採集樣本的檢測與報告審核工作。

還有2年就退休的檢驗員張蔓雲長期從事檢驗工作,8日上午,核酸檢測量驟增,為讓患者儘快拿到檢驗報告,她全副武裝進入實驗室,從上午8點到下午4點,僅中午1點出倉10分鐘進食了2個包子,之後又立刻返回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一個核酸標本從接收到出報告,需要經過6-8個流程。她一直在提取室、基因擴增室、產物分析室等區域來回穿梭。出倉時因負壓實驗室空氣密閉,加之長時間穿戴防護服,最終缺氧暈倒,醫院強制要求她休息,但她依然在實驗室外協助完成樣本傳遞、試劑準備等工作,始終與隊友戰鬥在一起,她說:「相信政府,疫情一定能夠得到控制」。

 

12月9日

成都完成核酸檢測39.93萬

如此大規模的檢測背後

是高速運轉的戰疫群體

 

正因為有他們的默默堅守

我們才能多了份安心

能有底氣地喊出一聲

「成都,莫得事!」

資料來源:成醫附二院

編輯:周靖靜、吳子宜

審核:王海川

成都醫學院

官方新媒體運營團隊

—————————————

關注@成都醫學院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等你

—————————————

投稿郵箱:

3234029693@qq.com

相關焦點

  • 學生園地 | 我的祖國母親是戰「疫」超人
    文/永豐小學    徐沁博你心中的超人也許是酷炫強大的鋼鐵俠,也許是飛簷走壁的蜘蛛俠,也許是力大無比的綠巨人……而我心中的超人是我偉大的祖國母親,她是一位戰「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戰「疫」急先鋒——溫州新聞網新聞部
    1月22日,新聞部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積極創新報導方式率先開闢《同心協力 戰勝病毒》專題,在市民還沒意識到疫情嚴重時,主動策劃推出《給健康過年,多上一道保險》等多個新媒體產品,引發刷屏和關注;《戰「疫」在身邊|疫情中,黨員說「我的農莊可以作隔離點」》《戰「疫」在身邊|出錢、出力、出智 甌海在外僑胞同心戰「疫」》《戰「疫」在身邊|疫情面前她又重拾診包,仰義退伍軍人「重操舊業」當起健康指導員
  • 附二院陳大慶教授: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內含感人文章)
    我校附一院急診醫學專業基地主任盧中秋教授、消化內一科陳蒙君醫師和附二院急診、全科專業基地主任陳大慶教授分別被評為「優秀專業基地主任」「優秀住院醫師」和「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而陳大慶教授帶的學生,附二院來自西藏的全科規培學員王方,榮獲全國「住院醫師心中好老師」徵文比賽一等獎(《暖風中的大樹——記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陳大慶教授》),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名獲獎者之一。 一位從普外科起家,後來轉腦外科專業12年,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帶教經驗的老師,目前任急診科主任,全科醫學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 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項目正式籤約 將按照三甲醫院標準建設
    30日下午,我市與浙江大學、海亮集團、浙醫二院共同籤約,合作建設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任少波,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小軍,我市領導盧春強、吳苗強、張金良、俞琳波、沈慧、裘小民、吳潔靜、龐保平,以及海亮集團董事局主席馮海良等出席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項目籤約儀式。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主持籤約儀式。市委常委、副市長、科技城管委會主任沈慧代表市政府與浙大常務副校長任少波、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海亮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曹建國共同籤約。
  • 溫醫大附二院龍灣院區(總院區)預約指南來啦!
    據溫醫大附二院官微消息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育英兒童醫院龍灣院區  將於今年10月30日開診  將作為溫醫大附二院的總院區  以成人內、外科大專科為主  兼顧婦科
  • 為愛馳援 持續行動 | 黑牛又有一大批愛心物資送達抗疫前線!
    今天,黑牛食品又有一大批愛心物資在黑牛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送達廣東、山東等地的抗疫前線,慰問和致敬抗疫一線工作單位和個人。      為了及時保障抗疫前線人員的營養補給,各地黑牛馳援行動分隊一大早就開始準備愛心產品物資,並全力排除交通不暢通等困難,最終順利地將捐贈物資送到目的地,為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營養補給,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前線 | 14名病人轉成輕症 武漢防控形勢依舊嚴峻
    我們來這一周多,經過各方的努力,我們各項工作基本就緒,現在納入常態化的運行,現在我們病區有51個病人,都是重症、危重症的,一共接受57名病人,這個周有四名從重症轉成輕症,從我們病區轉到了方艙醫院,或者轉到一般的醫院去。我看了整體的醫療工作,這邊的防控形勢防控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是我們當前首要的任務,我們也在盡最大努力落實。
  • 戰「疫」主題徵文|我的爺爺是戰「疫」超人
    為響應國家號召,他開始忙碌起來——有時他在村子門口給路過的村民量體溫;有時他在給進進出出的人作登記;有時他在挨家挨戶給大家做宣傳……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他總是一如既往的站在抗疫的前線,竭盡所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是我的爺爺——我眼裡的戰「疫」超人。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風中還夾雜著豆大的雨珠。
  • VOLG大賽|宅家戰「疫」,快樂學習
    03.29~04.05  初賽作品收集04.08~04.12決賽投票04.13公布比賽結果以①宅家戰「疫」②快樂學習為主題,二選一或者二者兼有。以個人形式參賽,參賽作品需要緊扣「宅家戰「疫」,快樂學習」VLOG大賽主題,作品發送至郵箱:會計學院📬: 1191476100@qq.com經濟與金融系、中文系、國際學院、創意與設計學院📬: 1643499633@qq.com工商管理系、
  • 致敬| 《我在你身邊》獻給奮戰在疫情前線的白衣勇士
    我校附屬醫院迅速響應國家、省、市的號召,組建了兩支後備應急醫療隊,隨時待命出徵,逆行而上。我校音樂學院教師陳曼倚為此創作了一首抗擊新冠肺炎歌頌醫者的歌曲《我在你身邊》,致敬奮戰在疫情前線的醫務人員,為疫情防控貢獻音樂力量。《我在你身邊》根據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創作室編劇、著名詞作家蘇虎的同名詩歌改編譜曲並演唱,以一個醫務者的口吻,自敘職責使命,充滿自豪與深情。
  • 昆醫大附二院石林天奇醫院2月18日專家坐診安排
    消化內科黃 華昆醫大附二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從事消化臨床工作30餘年。擅長消化內鏡、胃腸及肝膽胰疾病的診治,尤其消化系統常見病、疑難病診治。兒 科何 玲昆醫大附二院兒科主任醫師、碩士導師,側重新生兒疾病、小兒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疾病,擅長兒童感染性疾病及疑難雜症的診治。
  • 臺灣創客陳立軒的戰「疫」同心行
    用他的話,就是「共同戰『疫』,我們也有責任」。在防疫工作中,他得知交警13大隊在防疫執勤的時候,用餐很不方便,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交警大隊,附近沒有吃的,用餐很麻煩。他就想著盡一點心力,通過為一線執勤人員送餐的形式給他們打氣加油。陳先生誠懇地說到:「他們都是前線的英雄,如果大家都不願意付出,那前線的夥伴會更辛苦。他們不見得就是缺我們一點付出,但是他們感覺到心裡暖和,付出就會更有使命感」。
  • 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已於2月3日在CCTV-9播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戰「疫」前線的九所人】視訊人勇上「疫線」做義工
    剛生了寶寶的趙爽,因為需要照料孩子,不能去抗疫前線,為此,她特向韓紅愛心基金會捐款600元。還有所有黨員通過黨組織捐款等等,視訊人為對抗疫情,做出的行動數不勝數。他們不畏病魔,衝在戰疫的最前線,他們是視訊電子事業部的先鋒,更是中國人民偉大抗疫戰爭的一份子,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可以自豪的對別人說:在2020年春天的那場「戰疫」中,我們在「疫線」做義工!
  • 失散16年河南父子在戰「疫」一線重逢
    十六載陌路閩粵贛邊父子再牽手,一千裡尋親戰「疫」前線骨肉重相聚。這個離奇的尋親故事,就發生在武平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戰「疫」一線,為今年這個不同尋常的略顯灰暗的春天,平添了一抹別樣的溫情色彩。千裡尋親「疫」線牽河南失散十六載父子重逢「感謝當地政府,不然我們父子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團聚了。」2月12日下午,福建武平縣委縣政府收到了來自河南的薛大叔送來的錦旗「無私援助千裡尋親」,感謝為其找到了失散16年的大兒子薛某來。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戰「疫」一線,疾風勁草用行動踐行著初心。認識和評價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僅要看他平時的言行,更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歲寒知松柏,危難見道義。逆風而行,無怨無悔,不分晝夜,嚴防死守,他們用行動為初心做了最好的注釋。
  • 戰「疫」前線丨警嫂深情告白:「等你平安回來,給你做最喜歡吃的手擀麵!」
    還記得2月10日,小編發布了一條太和縣公安局126名機關民警、輔警寫下請戰書,請願支援疫情前線的文章嗎?(點擊藍字可回顧查看)而作為一名公安民警,他要用行動,堅守奮戰在防疫前線。對於自己的工作,妻子和父母都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持,這也是他能義無反顧奮戰在前線的動力。
  • SCP-457 吞燃料長智力的炎魔 和疫醫PK戰況如何
    由於基金會的電力系統被破壞,吉姆博士匆匆走下樓梯,然後無能為力地站在監控室的門口,因為即將發生的事是他無力阻止的。此時九尾狐特遣隊已經進入收容所,在周圍做了嚴密的布置。而本故事的主角之一SCP-457正盤膝坐在收容室裡,渾身燃燒著熊熊的烈焰。
  • 80後醫生「夫妻檔」並肩戰「疫」
    在這場戰「疫」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太多讓人難以忘懷的身影……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有這樣一對80後醫生「夫妻檔」。丈夫梅方宇今年32歲,是骨科醫生;妻子陳玫君今年33歲,是檢驗科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成員。疫情來襲,夫妻倆把兩個幼子(大的5歲,小的7個多月)託付給父母照顧,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為生命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