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開花落 與你一起 笑看風雲 ▲
【摘要】推動臺積電第四季度淨利潤增長23%的訂單激增是全方位的,而且不會只是短暫現象。該公司面臨的需求增長才剛剛開始。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新款iPhone的發布都意味著蘋果(Apple)晶片供應商臺積電(TSMC)的季度銷售會得到一個提振。
然而,近期的訂單激增表現出全方位的特點,而且不會只是短暫現象——訂單激增推動這家臺灣巨擘第四季度淨利潤增長23%、至1430億元新臺幣(合51億美元)。在成為新冠疫情的一大受益者之後,臺積電面臨的需求增長才剛剛開始。
就在不久前,人們還擔心,身為世界最大代工晶片製造商的臺積電將會受到美國禁止向華為(Huawei)出售晶片禁令的沉重打擊。後者是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此前是僅次於蘋果的臺積電第二大客戶,佔其營收大約十分之一。
結果,疫情期間的遠程工作和學習提振了對晶片的需求,使用半導體的產品——從伺服器到PlayStation等遊戲機——銷售激增。為蘋果代工製造晶片的業務扮演了重大角色,佔臺積電銷售額約五分之一。
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隨著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它們需要配備越來越多的晶片。疫情引發的全球汽車業微處理器短缺才剛剛開始顯現出來。由於供應短缺,本田(Honda)將減少汽車產量,而大眾汽車(Volkswagen)將在第一季度減產10萬輛汽車。
採購習慣也在改變。在去年遭遇短缺後,企業紛紛開始大批量購買晶片。
此外,世界各地建設5G網絡的努力也帶來更多需求。而近年在跟上技術變化方面陷入掙扎的英特爾(Intel),預計也會將一部分生產外包給臺積電。
與此同時,臺積電的競爭對手陷入不利境地。本土競爭對手聯華電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缺乏有效競爭所需的規模和技術。美國對中芯國際(SMIC)的制裁使這家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銷售大幅減少,原材料供應鏈也被打亂。
另一方面,隨著監管障礙增加,供應一直無法跟上需求。採購原材料和生產晶片的漫長過程(至少需要花三個月)意味著短缺仍將存在。沒幾家供應商能夠達到臺積電那樣的生產規模。
在臺灣上市的臺積電股價即便已從去年3月的低點反彈140%,但仍有上漲空間。該集團派發的股息是額外激勵。1.6%的股息收益率對臺積電來說很輕鬆。這樣的股息收益率顯著高於美光(Micron)等國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