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救撈砥礪前行、蓬勃發展,如今已成為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一支專業救撈隊伍。「執行工作時不多說話,只有明確的指令。非常冷靜,就像一個高手中的高手!剛看到的時候會想怎麼會這麼嚴肅,但後來明白只要有一點不集中就會影響到整個團隊。」 這是彭于晏對救撈人員專業水準的初步印象。「真實的海上救援隊什麼都要做,上天下海都要去。但不管是媒體還是普通人,知道的都非常少。」「接觸那些真實的救撈人,有給我們介紹他們的生活狀態,他們每一次出任務背後都是家人的擔憂,但還是非常堅定地去履行使命。可以說這群人不光是身體上有力量,精神上也有超乎常人的力量。」這是救撈人員的敬畏擔當意識在王彥霖眼中的真實呈現。
「這群人出去救人,敢和強大的大自然力量相抗爭,讓你覺得他們隨時都會沒命。」但事實上,他們也不過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林超賢拍攝《緊急救援》的初衷之一,就是記錄這群上天入海的無名英雄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和職業操守得以形象鮮明的詮釋體現。
800度高溫的火場中心、洶湧澎湃的激流之中,20釐米能見度的現場環境……每個瞬間、每一現場、每種維度,救撈人員都必須全力以赴、以命相搏,力爭把能力發揮到極致。「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是他們不變的信念宗旨。「能快一秒就能多救一個人!」在無情的災害面前,他們總是出生入死、英勇無畏,用最快速度奔赴到遇險人員身邊,傳遞關愛,捍衛生命安全。
每個救撈人背後都有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卻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另一個生命,這是很偉大的。王彥霖用了一種特殊的比喻方式來解讀這種行為,他說:「我覺得他們身上的精神就像父愛母愛,因為他們會把每一個被救者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父愛母愛對孩子來說是無私的,當這些救援隊員去救人的時候也是無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