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寫的那篇點擊蠻多,點讚也很多,欣慰。重慶公交 | 反思你媽的X啊!但是裡面還是有一種留言,不放是因為留言滿了,意思是車上乘客應該起身跟潑婦搏鬥,因為不搏鬥就意味著喪命,所以他們還是有責任的。
這真的讓我很無語,典型的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嘛。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相信車上的乘客沒有一個會無動於衷的看著乘客和司機吵架,多半是要上去打那個潑婦,但這是事後啊,沒人能預見這種小概率事件的發生,重慶人火爆,在萬州光是搶方向盤微博上2015年就有兩次。
就是說,最多也就是這樣的事,說實話,乘客不關心也是正當而且正常的。人家買票上車,跟公交公司建立了合同關係,其他的沒有義務啊。何況並不是什麼對司機的人身侵害,一般就是吵架而已,見義勇為固然很好,袖手旁觀也無可厚非不是麼?
因為根本無法預見未來,所以那種事後諸葛亮有啥意思呢?有個朋友回復的好,你看到公交吵架就出手,情況有三種:
一,打贏拘留所
二,打輸去醫院
三,不打去長江
還給不給人留活路了啊?但就是有些人,用聖人的要求別人,用賤人要求自己。來一句,不打就去死,我也是醉了。他們怎麼知道不打就會死呢?這畢竟是小概率事件。何況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本來小衝突,你介入變成大衝突,然後導致了事故,這時候,這些說風涼話的,會不會變成:車上的事交給司機啊,他有職業素質,你一個乘客瞎起什麼哄?最多幫報個警,你上去對打,結果出事你要負全責。
我們說見義勇為是好的,但這是道德高標,見義勇為者常要承擔普通人難以承受的代價,這就是英雄為何值得敬仰的原因,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事該不該管是一回事,該怎麼管,管到什麼程度,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閉上眼模擬下當時的場景,智力正常者都知道,苛責乘客是多麼的不靠譜。
一個乘客,上了車,戴上耳機假寐,車上發生了什麼不知道,然後莫名其妙死了,這也就不無辜了,也成了什麼 "雪花」。還有沒有半點人性了。
有一種人,先天智力有缺陷,學到個詞就喜歡用,比如有的人喜歡用邏輯,明明根本一點邏輯都沒有,卻最喜歡指責對方沒邏輯,或者一言不合就指責對方偏激。
要麼就好不容易學會的一個句子:「當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就要不停的用,好像不多用用就顯不出水平似的。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
意思是你自己說的話,自己最好真的懂,就說雪花這個隱喻吧,說的是當社會潰敗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責任,比如醫生收沒收紅包?老師打沒打學生?工人有沒有搞偽劣產品,商人有沒有制假販假,官員有沒有濫用權力?
具體化一點,那就是如果都像委內瑞拉人一樣,選出個叫囂福利免費的總統查維茲馬杜羅,那麼最後經濟整體崩潰大家確實有責任也沒啥好抱怨的。
可是跟這事沾邊嗎?潑婦到處都有吧,不能說是中國專屬,乘客怎麼就成那個要負責的雪花了?如果是個孩子呢?如果是個老外也在坐這個公交呢?他們也該死嗎?
下次再有人在你面前說什麼沒人無辜這種沒人性的p話,你就反手給他兩大嘴巴,反正沒人無辜,你也該死,挨一記嘴巴怎麼啦?
以後遇到這樣的,直接抽吧,反正他也不無辜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