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一位街面理髮師傅的愜意人生

2021-02-22 貴溪在線

 提示:點擊上方"貴溪在線"關注後精彩視頻新聞等你

貴溪新媒體一線品牌

熱文 資訊 幫助 活動 福利 推廣 品牌 

爆料新聞者獎勵10元-30元加微信:weixin79928

     

漫步在貴溪沿河東路,看到一位理髮師傅與顧客理髮有說有笑,滿臉一副愜意的笑容。小編看到後,不禁停止了腳步。他正在為一位老人洗著頭,他邊洗,一邊微笑著對小編著點頭打招呼。

當我走進問起他的理發生意時,他笑著說:「理髮每個10元,生意好的時候,每天有十多個生意,生意不好的時候,也有幾個吧!夠一個人的生活就可以了。」從談話中得知,師傅姓朱,今年59歲了,老家流口鎮板橋人,理了四十多年的發了。18歲開始學理髮,原來在老家理髮是每人每年從3-5元,漲到最高時也有20幾塊吧!一年有100多個「頭」。朱師傅說,他是單身,獨自一人,無兒無女,沒有什麼牽掛,所以現在搬進城裡也有10多年了,租了間房子,一人生活,靠理髮手藝賺點一個人的開支及生活費就夠了。是啊!難怪朱師傅高興得這麼「愜意」,也可以說是職業的原由造就了他這份令人闊達,愜意的人生吧!

     

 這些,不禁勾起了小編的記憶,從記憶當中,在鄉村理髮匠師傅那裡理髮確實也是一種非常愜意的享受。打小時候記憶起,老家隔壁便有三位理髮匠,那時候會讓師傅剃平頭、剃光頭、理中分、理寸頭,花樣繁多,想理什麼髮型有理髮人自己決定。


3位理髮師傅均以務農和理髮為業,他們都有自己的客戶,每天早上或農閒之時,便提上一個尺餘見方的木頭箱子挨村上戶為自己的顧客理髮。每3-5天或7-10天都要上門為理髮人理髮一次,走到主人家,主人會搭上一根長條凳,燒上一盆熱水,有師傅開始為主人洗頭剪髮,理完髮後,理髮匠會從他的木箱子裡,掏出一把亮晃晃的剃頭刀,右手執刀,將剃頭刀在牛皮紙上下左右霍霍地磨了又磨,便「嚓嚓嚓嚓」地給人修起面來。


修面過程之中,為了不讓理髮之人過於緊張,理髮匠常常會和理髮之人一邊聊天或講玩笑之類的話。接下來,還有掏耳朵,理髮匠會拿出一個圓形的竹筒,從裡面倒出一大把掏耳的工具,長長的,細細的,有夾子、挖耳瓢、雲掃等等,大抵有十至二十釐米不等,讓理髮之人朝著光線充裕的地方坐好,然後將不同的掏耳工具伸進理髮之人的耳朵,理髮之人盡情地享受著掏耳的愜意與舒服。

如今,這樣的鄉村理髮匠在鄉村裡已經是越來越很少看見了。前幾年,故鄉的3位理髮師傅都已經80多歲高齡,如今卻不在了。這些成為了小編一生永遠的回憶!

     

當問起朱師傅對貴溪市當前環境整治的看法時,他說,環境整治是創建文明城市,造福貴溪市民的大好事,不能僅為了我們幾個理髮的老頭就影響了整個城市的環境啊!
多麼樸實的一句話語,讓我們祝福朱師傅開心、闊達,快樂、幸福!

                                                                              文:黃來發 圖:朱豪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就漲五毛!

安達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合作熱線:13870174612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參與貴溪微封面秀出自己活動!

相關焦點

  • 為高齡老人上門理髮!巢湖楊師傅被贊「最帥理髮師」
    ,他是唯一的一位理髮師。幾年來,他不僅一直上門為90歲以上老人理髮,而且還為一些經濟收入差的服務高齡老人免費理髮,老人們贊他是:最帥理髮師。」這是巢湖普康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黃曉紅主任對服務中心社工楊師傅的評價。
  • 生態貴溪|這些鳥的圖片,讓你一眼就愛上貴溪
    貴溪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省、鷹潭市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發展精神,大力實施「生態立市、工業強市」的戰略,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市呈現出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齊頭並進、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良好勢頭。
  • 貴溪社會各界踴躍捐資抗擊疫情!
    」發出《貴溪報紅十字會、貴溪市慈善會接受捐贈的公告》後,僅僅一天多時間,從個人到企業,從農村到城市,從百姓到黨員,從學生到老人,我市社會各界紛紛將一筆筆善款、一份份愛心匯入紅十字會帳號,將點滴溫暖,匯成大愛江河。
  • 楊洋,村頭王師傅喊你去理髮!
    點擊標題下「淮安民聲」可快速關注村頭王師傅喊你去理髮!
  • 鄉村集市上,理髮師帶著煤球爐理髮刮臉,5元一位價格實惠還方便
    近日小編路過靈寶一個集市,公路穿集市而過,集市就擺在路兩邊,突然發現集市邊的一片樹林裡有好幾個人在理髮,小編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陣勢在戶外理髮,雖然已經春暖花開,氣溫有所回升,但是在室外洗頭理髮、刮臉估計也不是太舒服,便過了集市把車停車下來一看究竟,原來來這裡理髮的大多為中老年男人。
  • 僑冠理髮公司
    而在一度是上海移民聚集地的香港北角,還存在著這麼一家上海傳統式理髮店,只不過似乎也是「且剪且珍惜」了……走進上海僑冠理髮公司,寬敞的店堂裡大約有三、四位客人,七、八位理髮師傅,平均年齡目測六十,清一色男士。這是僑冠一樓的男賓部。上海僑冠理髮公司坐落在北角渣華道的街口,共有兩層,分別為男賓部和女賓部。
  • 石阡有個理髮師,6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髮
    來到位於本庄鎮街上這家名為發度空間的理髮店,店主羅菊正拿著理髮工具準備外出,她告訴記者,下雨天,店裡的生意比較清閒,她準備到新莊村看看有沒有需要理髮的老人。家住新莊村的彭大叔,子女們都在外工作,常年和老伴在家,這幾天正好要去羅菊店裡理髮,由於下雨了,出門不方便,就準備等天晴了再去。看到羅菊的到來,彭大叔很是高興,趕緊端來凳子等待理髮。
  • 夏日炎炎——金門路街道「折翼關愛」理髮服務在繼續......
    7月11日上午,在仙遊路社區,理髮組志願者王貞偉與其他兩位師傅參加了直通車服務活動,為30名居民理完髮,下午又應約來到了三明路2號的一級殘疾人政軍家為其剪髮。回到辦公室時,銀川西路的千子和三明路的韓海順已預約在等待,來不及休息,貞偉連忙為兩位殘疾人理髮。志願者王桂珍大姐,專門負責天山、大堯、高雄社區,大堯社區的欒女士每次都是指名讓王桂珍理髮,可見她與服務對象的感情有多深。
  • 火鉗燙頭+一發兩梳:揚州理髮刀的頂上功夫!
    提到「三把刀」,連外地人都曉得的,廚刀、修腳刀、理髮刀,這是揚州地方文化的真實寫照,更是揚州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元素。昨天說過了「廚刀」,今天來說說「理髮刀」,和其它兩把刀一樣,也是講究的手上功夫。焦其和,今年57歲,是揚州百年老店紫羅蘭美發廳的一位美髮師。從業39年。
  • 貴溪貴志公路上發生的一幕,震驚了全貴溪!
    「貴溪之窗」新媒體,新品牌爆料/廣告/合作 聯繫:13870174612 (微信同步
  • 【齊心抗疫】免費理髮獻愛心 真情感動中醫人
    2月23日,館陶縣政府街「金剪造型」的胡啟祿、文衛街「卡絲美發」的王振兩位店長,在得知醫務人員抗擊新冠肺炎的感人事跡後,為了給醫務人員提供方便,主動聯繫中醫院李茁壯、陳建斌、李樹強、李永鋒四位職工,為醫院全體醫務人員上門免費理髮,開展了一次實實在在的獻愛心活動。
  • 【頭條】貴溪「波浪街」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貴溪地名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地名上存在的信息不全、不新、不準確等問題嚴重
  • 路邊攤理髮一次只收5元,收費便宜就說明理的髮型不好看嗎
    一名同事問另一位同事,說你的頭髮在那裡理的,另一位同事說,在路邊理髮攤5元理的,不過他很快又笑著說,在理髮店10塊錢理的。快過年了,理5塊錢的發,怕髮型不好看,走出去怕被人笑話。雖然說有些人在理髮店理髮,發了10塊錢,感覺自己理的頭髮肯定比在外面的路邊攤理的好,因此對一些路邊攤理髮的不屑一顧,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
  • 貴溪這裡荸薺熟了,田間藏著甜
    據悉羅河鎮還將舉辦荸薺採收文化節關注「貴溪報」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活動信息貴溪「地陷村」驚現「別墅群」貴溪這些集體和個人獲表彰!
  • 北侖公交758路司機徐師傅的30秒
    視頻顯示,12月1日下午14:47,北侖公交758路徐強華駕駛公交車,行至柴橋佳興路與環鎮路交叉口的斑馬線前時,發現路口有一位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慾過馬路。徐師傅減緩車速,把車穩穩停在斑馬線前,禮讓老人。然而老人見到車後,後退了幾步,想走又不敢走。
  • 貴溪全城接力獻血受到央視關注,10萬毫升血液救助18歲少女!
    8月23日,一條貴溪花季少女急需O型血救命求助信息刷爆了貴溪人的朋友圈,被網友紛紛轉發。看到信息之後,貴溪市紅十字會第一時間發出官方消息,呼籲並組織大家獻血。    看到消息之後,貴溪全城愛心接力,許多市民紛紛加入獻血隊伍中,5天時間,就捐獻出10萬毫升血液。      琚志芳,女,鷹潭貴溪人,18歲。
  • 大機車這位「大連好人」9年為人免費理髮上千次
    9年來,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工作辛勞與否,只要居民需要,張培喜總能擠出時間上門為出行不便的殘疾人、低保戶、抗美援朝老戰士、退休老職工及環衛工人免費理髮,服務足跡遍布敬老院、社區老年活動室、醫院,他曾為即將離世的老人理完人生中最後一次發。他做過的遠比他說過的還要多,自加入志願服務團隊至今,他為居民義務理髮超過1000餘人次。
  • 誰不想要愜意的生活,關鍵是看有沒有愜意的資本
    在現今這個忙碌的社會,很多人都想要一份愜意的生活。
  • 【潯城衛士】楊菁菁:紮根街面,煉就「火眼金睛」
    目睹了楊菁菁及隊員們追捕經過的一位老伯說道:「這幫小夥子常在這一帶巡邏,我一天都能看到他們好幾回。最近鬼鬼索索的人都少了,我們這些老人在這裡生活更安心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從業6年多來,不管颳風下雨、驕陽烈日,楊菁菁從來沒有請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