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民眾復活節也不出門。核桃市的一家華人,卻以實際行動過了一個不尋常且有意義的復活節:在附近超市的地上,撿起數十隻丟棄手套和口罩,同時提醒華人和商家,公共衛生,人人有責,尤其是大疫臨頭,任何衛生缺口都足以形成可能的惡性循環,讓疫情雪上加霜。
「我們在住家附近的華人超市前後50分鐘左右,結果最後一數,撿到的廢棄手套和口罩共70隻」,核桃市許女士夫婦和在讀小學的女兒復活節當天前往華人超市撿垃圾,清理停車場及周邊地區,「本來是想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復活節,但華人社區的一些現象,也令人相當感慨和無奈」。
平常相當多時間活躍在核桃社區幫助新移民家長融入美國生活,許女士表示,今年的復活節很不一樣,本來想著要不要和其他家庭一起幫助社區衛生清潔,但想到疫情當前,大家居家安全、減少活動最重要,所以最後決定還是家人自己動手,不打擾別人。
「我們家之所以要去華人超市停車場撿垃圾,是因為那裡髒得有點讓人不忍目睹」,許女士表示,數天前聽天氣預報說要下雨,心裡非常高興,想著雨水會將大地清洗病毒乾淨,給大家一個清新世界。沒想到她到華人超市買菜時,卻發現停車場上滿地垃圾,汽車底下、圍欄旁邊、周邊草地上,隨處可見民眾丟棄的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一些民眾甚至將廢棄的手套和口罩扔在購物車上,令人作嘔。
核桃谷學區五年級的Anya蘇在復活節當天,和父母一起前往華人超市停車場及周邊地區清理垃圾,她戴著手套和口罩,將地上所有被人廢棄的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撿起來,放入父母準備好的垃圾袋中,最後集中起來扔進垃圾箱中,「我擔心這些手套和口罩如果被雨水衝到海洋,是不是會被海龜或其他海洋動物認為是水母和食物,然後人類又食用這些海產,病毒重新回到陸地和人群」。Anya表示,現在大家都躲在家中,大家都想保持乾淨,但沒有想到華人超市前這麼多垃圾。
不少華人也有同感。一位母親表示,疫情發生後,她家也多次去好市多大賣場購買食物,眼看戴口罩的民眾愈來愈多,很多人還戴了一次性手套,但在他們的停車場,並沒有看到滿地手套和口罩的情形,差距實在有點大。
一位華人表示,不僅到處可見廢棄的手套和口罩,他在華人超市和一些參茸行附近還看到不少廢棄的塑膠袋,似乎是沒有戴手套或口罩的民眾的臨時防護品,用過之後隨手丟棄,滿地狼籍。
在政府要求關閉餐飲堂食之後,超市和食品大賣場成為民眾最主要的生活和食物來源,超市生意大好。不少超市表示,他們最近一個月的銷售量,出現多年罕見且巨高不下高峰期,採購的民眾人流雖然未見明顯增多,但民眾每次購買量均數倍於平常。
既然生意這麼好,超市為何不多僱些人手做好周邊清潔衛生?不少民眾擔心,部分民眾隨手丟棄髒物的行為和商家不管不理態度,最終會在華人社區公共場所形成「泡菜效應」。民眾和商家都不該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