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道街邊隨處可見亂扔的廢棄口罩、手套與其他防疫物資。(黃妮可提供)新冠疫情爆發後,一
次性口罩、手套等成為民眾必備用品,但隨著時間推移,廢棄防疫物品造成的垃圾也與日俱增,一些民眾更是隨手丟棄,雖然部分政府以罰款或視作違法來懲戒,但仍未改善不文明現象;亂扔防疫口罩與手套甚至堵塞了紐約上州下水道系統,當局為這筆龐大的開支頭疼。紐約疫情趨緩後,一次性口罩、手套與消毒溼巾等防疫物資不再緊缺,一
盒50個的一次性口罩在華人超市甚至打出4.99元的特價,在其他連鎖超市的平均銷售價格仍每盒30元左右;口罩成為民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街道、停車場甚至海邊都能看見廢棄防疫物資。熱帶風暴過後,一次性口罩、手套與消毒紙巾形成的垃圾汙染,在上州倫斯勒郡(Rensselaer County)發酵;該郡的立法委員日前在聲明中表示,郡府在過去十年中,已花費8000萬元更新下水道設備,但近期大量防疫物資被丟棄在街道與停車場上,雨後被衝進下水道,導致系統被損壞。該郡東格林布希(East Greenbush)區的立法委員葛蘭特(Tom Grant)表示,因為口罩、手套與消毒紙巾等一次性物品,通過廁所與街邊的排水系統,被衝進下水管道中,在管道的排汙過濾中被攔截,造成堵塞。倫斯勒郡並非個例,紐約其他地區常見被亂扔在地上的廢棄口罩與手套等物品;從今年3月疫情爆發開始,
義務清掃布碌侖(布魯克林)8大道街道的紐約親子互助會會長黃妮可表示,該區街道幾乎隨處可見丟棄的一次性口罩、手套,甚至還有防護服,對社區的環境造成汙染,「一次就掃到300多隻手套」。黃妮可說,許多民眾怕把病毒帶回家中,買完菜後,隨手就把口罩與手套扔在街上;她指出,從3月到8月,街上的垃圾怎麼掃也掃不乾淨, 「大家不能只顧自己,環境汙染了,自己也不會好」。亂扔防疫物品的問題,引起環境保護協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警惕,部分政府如長島蘇福克(Suffolk)以罰款的方式嚴懲,麻州的Swampscott鎮政府懲戒更重,若亂扔防疫物資,被視為觸法行為。專家表示,雖然新冠病毒在口罩、
手套等防疫物資上停留的時間不會太久,多數廢棄口罩與手套一般不會造成疫情傳播,但這些廢棄物卻可能造成海洋生物誤食,且它們不能回收,將加重塑料汙染。皇后區部分地區也可看見遺棄的一次性口罩。(記者王彩鸝/攝影)黃妮可說義工清掃一次,輕易可以在街邊掃出300多個廢棄手套。(黃妮可提供)
簡介:紐約情報站是匯集全美75萬粉絲的公眾平臺。除了實時新聞、找工招工信息發布、app社區互動,更有微信公眾號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動策劃、商務合作,或者想邀請我們去探店,請聯繫主編微信: nyinfor 或者郵箱: mkt@usainfor.com.
玩轉紐約你身邊的百事通
如果你有需要請直接加二維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