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2021-02-13 東南亞視窗

東帝汶,坐落努沙登沙拉群島東端,西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與澳大利亞隔海相望。國土面積約有1.4萬平方公裡,比北京市還要小一些。東帝汶跟中國相當接近,作為亞洲最年青的國家,東帝汶直到2002年前才建立,中國是第一個與之建交國家,也為東帝汶的開展提供許多助力。

雖然東帝汶是世界上極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但它氣候四季如夏,旅遊四季皆宜,其境內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帝汶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迄今已發現44處油田,探明石油儲量約5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7000億立方米。

東帝汶與中國往來歷史悠久。早在公元1225年,南宋趙汝適出書的《諸蕃志》,稱帝汶島為「底勿」,是一個盛產檀木的地方。時至今日,檀木與咖啡、橡膠被並稱為東帝汶「三寶」。明清年代,中國廣東、福建人乘船「下南洋」,來到帝汶島居住,葡萄牙殖民東帝汶時期,越來越多的華人遷居到此。

東帝汶在殖民年代,與中國澳門同為葡萄牙殖民地,由澳門總督兼管。由於兩地間存在密切的政治、經濟、文明聯絡,澳門的華人到東帝汶尋求交易時機,東帝汶的華人華僑也越來越多,據統計,東帝汶總人口為126.8萬,其間2%為華人。

華人刻苦耐勞,行事低調。為早日融入當地社會,他們有不少人與當地土著女人通婚,落地生根。他們將小賣部開遍了東帝汶的每一個旮旯。1975年前,全東帝汶都有華文校園,其中帝力的華文校園規劃最大。最值得東帝汶華人驕傲的是,在當地發行的不同面額法定貨幣紙幣上,竟然印著漢字,比如1000面值的紙幣上,就印有「壹仟厄斯科多」六個漢字。

印尼從1975年佔領東帝汶後,對華人實施同化政策,禁止學習中文,約束華人經商,導致很多華人出逃。當地華人急劇減少。跟著東帝汶獨立後穩定下來,華人開端返回,重操零售、批發等舊業。現在東帝汶華人接近3萬。

東帝汶長時間經受殖民之苦,經過反抗,終於在2002年5月20日正式脫離印尼獨立。當天我國與東帝汶建交,成為與東帝汶建交的第一個國家。我國為東帝汶的開展提供許多助力。東帝汶公民表明:「我國是咱們的老朋友,歡迎我國的援助」。東帝汶知恩圖報。在我國汶川大地震時,東帝汶在經濟極端困難情況下,向我國提供50萬美元捐款,體現了東帝汶對我國公民的深情厚誼。圖為我國海軍"平和方舟"號醫院船抵達東帝汶。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