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的甘孜州是全球景觀類型、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不僅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類群,而且演化了眾多新的物種,是中國原生生態系統保留最完好、自然垂直帶最完整以及全球溫帶生態系統最具代表性的地區。這裡既是生物多樣性寶庫,又是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已被中國和多個國際組織列為全國和全球生物多樣性優先重點保護地區。
甘孜州的高山野生花卉資源異常豐富,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高山野生花卉品種多達數千種(含變種),是世界觀賞花卉植物的種質資源寶庫,甘孜州面積為15.3萬平方公裡,在僅為祖國陸地面積1. 59%的區域內,已發現記錄的高等植物多達5223種,約佔全球種數的1.7%,約佔全中國種數的17%。也就是說,中國1/6的高等植物分布在康定情歌的故鄉—聖潔美麗的甘孜州!
罌粟科綠絨蒿屬的綠絨蒿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有49種,中國有40種,中國西南和喜馬拉雅地區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綠絨蒿屬的分布的中心。
甘孜州分布的綠絨蒿屬植物多達12種,佔全球的24.5%,是世界綠絨蒿的分布中心之一。全緣葉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anch.)、黃花綠絨蒿(橢果綠絨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川西綠絨蒿(Meconopsis henrici Bur. et Franch.)、紅花綠絨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多刺綠絨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f et Thoms.)、五脈綠絨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美麗綠絨蒿(Meconopsis speciosa Prain)、總狀綠絨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 Mel. Biol.)、麗江綠絨蒿(Meconopsis forrestii Prain)、滇西綠絨蒿(Meconopsis impedits Prain )、長葉綠絨蒿【Meconopsis lancifolia (Franch.) Franch. ex Prain.】、尼泊爾綠絨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等綠絨蒿在甘孜州的貢嘎山、折多山、大炮山、牛背山、瓦灰山、海子山等區域都有分布。
中文學名:川西綠絨蒿
拉丁學名:Meconopsis henrici Bur. et Franch.
科中文名:罌粟科
科拉丁名:Papaveraceae
屬中文名:綠絨蒿屬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主根短而肥厚,圓錐形。葉均基生,倒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全緣或波狀,稀具疏齒,兩面被黃褐色、捲曲的硬毛。花1(-11)朵,單生於基生花葶上,花葶高15-50釐米,被黃褐色平展、反曲或捲曲的硬毛;花瓣5-9,深紫藍色或紫色,卵形或倒卵形;花絲上部1/3絲狀,下部2/3突然變寬成條形;子房卵珠形或近球形,密被黃褐色緊貼的硬毛。蒴果橢圓狀長圓形或狹倒卵珠形,疏被硬毛。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生於海拔3200-4500米的高山草地。
地理分布:分布於四川西南部至甘肅西南部。
【】中國鮮花山谷
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