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美洲的小浣熊貌似是一種特別愛乾淨的小動物,每次得到食物總要放到水裡「洗一洗」才吃。
你這麼愛乾淨,獎勵你一塊棉花糖吧!
為什麼浣熊這麼熱衷於洗東西?其實,它們不是真的在清洗,只是在做一種看起來很像清洗的動作。
人們很久以前就注意到浣熊的這種萌屬性了,曾經有一種解釋是浣熊缺少唾液腺,所以把食物放進嘴裡之前先要用水溼潤一下。但這是一種錯誤的臆想,浣熊是有唾液腺的,而且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也完全不介意把食物放進嘴裡。今天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清洗食物」是浣熊用前爪了解食物的過程,水的存在幫助浣熊更好的摸出食物的外形和質地。
真正的原因是浣熊市夜行性動物,視力很差,所以它們需要一雙靈敏且靈活的「手」分辨什麼是可以吃的食物。
浣熊前爪上的觸覺神經數量比大多數哺乳動物高出4到5倍,可以與人類和其他靈長目動物媲美。而水對前爪的觸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家曾對浣熊前爪皮膚上的觸覺神經纖維做過實驗,結果顯示,這些神經纖維在被水潤溼之後靈敏性會大大增加。
這就形成了浣熊的固定行為模式:得到食物先放到水裡摸一下,判斷是不是可以吃。浣熊甚至在沒有食物存在的情況下,只要見到水,特別是流動的水,浣熊就會把爪子伸過去。
雖然這很萌蠢萌蠢,但如果你以為浣熊真的蠢你就錯了,視頻中的浣熊經過幾次失敗就意識到棉花糖是不能放進水裡的。
資料來源|果殼網,圖片|網絡,科學匠整理髮布
你若覺得科學有趣,科寶有料
不妨先關注幾天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