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自網絡
看天下微信號:vistaweek
你初看美國超級英雄,會發現他們頗多有眼無珠。比如蝙蝠俠,比如蜘蛛俠,就露一眼白,沒有瞳孔。其實這手法最初是1936年《幻影俠》所創,作者李·法爾克說靈感來自希臘雕像:雕塑沒瞳孔,神性便流溢。於是後來《蝙蝠俠》編劇比爾·芬格就決定了:讓蝙蝠俠有眼無珠,解釋說是戴了特殊眼鏡。一來讓人物神秘,二來省作者畫工,第三個理由則更怪異:蝙蝠俠眼鏡裡自帶顯示屏,可顯示敵方戰鬥力之類。後來鳥山明《七龍珠》裡,弗利薩一夥兒也有這樣眼鏡般的戰鬥力測試器,終於現在谷歌眼鏡也在這麼玩兒:護著眼睛,還帶高科技,多棒!
眼鏡說來很簡單,無非是把一透鏡擱在眼睛前方,眼睛不好的拿來改善視力,沒毛病的就拿來裝飾。羅馬時代,尼祿皇帝的導師塞內卡先生就研究清了:透過球體或注水的玻璃壺,就能放大文字——可見那時候,羅馬學者已經知道拿個大球體當眼鏡了。當然尼祿皇帝才不會那麼小家子氣,他老人家在鬥獸場看角鬥士表演,近了怕濺一身血,遠了怕看不見,就使一個祖母綠,當凸透鏡看,真真奢侈。
13世紀時,後世號稱「萬能博士」、13歲就進牛津的天才羅吉爾·培根先生,遍覽阿拉伯史冊,紀錄下了一種透鏡:用於光學折射,可以改善視力……於是歐洲人開始把放大鏡裝在框裡,用來看書。你可以想像那時候,歐洲人讀書多不易:燭光幽微,大家視力又不好,還得舉著個鏡子看,想不當文盲都難。一般公認是1268年,第一副眼鏡產在了義大利,這才結束了歐洲讀書人的艱苦日子。之後,這玩意在阿拉伯世界迅速發展,然後迅速往東流傳。
到明朝,中國也有眼鏡了。而到清朝,皇帝戴眼鏡都屬尋常。兩廣總督給康熙皇帝獻了副水晶眼鏡,康熙賜了雍正,雍正自稱多虧父皇所賜,才變得「精明」,於是他老人家後來批奏摺格外勤勉,待人精明到近於刻薄,還來得及對內務府造辦處念叨「將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每樣多做幾副,俱要上好的」,真是眼鏡狂魔。乾隆承了父祖的洋愛好,也愛玩眼鏡,但他老人家視力好,眼鏡只是戴著玩,年到八十,還吹噓自己可以不戴眼鏡,照樣看東西。眾所周知,乾隆最是好大喜功,愛耍邪門。乾隆五十四年,江蘇揚州才子阮元進京考試,乾隆親自出題,試帖詩出了個鬼題目:「眼鏡」,限的還是個「他」韻,真是喪心病狂;幸而阮元聰明,一句「四目何須此,重瞳不用他」,輕輕切了眼鏡的題,又引了舜帝重瞳的典故,說乾隆也有重瞳,不用戴眼鏡,這奉承恰撓到了乾隆癢處,就此中了進士。
清宮裡眼鏡太多,偶爾也能賞人。比如李鴻章自己寫過,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兩宮皇太后大喜,要他面聖奏對。太監們貪財,要左宗棠出錢:關節費三千兩白銀。左宗棠性情耿直,連曾國藩都不服,怎麼看得起閹豎,不肯出,李鴻章比較溫和,顧全大局,代他出了。左宗棠終於見了太后們,奏對稱旨,慈安太后大為感動,想真是中興名臣,無可賞賜,於是賜下先帝鹹豐墨晶眼鏡一副。沒想到太監們捧旨頒賜時,哼哼哈哈,意思是咱把這先帝眼鏡拿來,多不容易啊,您可不能隨意馬虎了。左宗棠大怒,老子在新疆縱橫天下,引得春風度玉關,怎麼肯吃這口鳥氣,什麼「先帝眼鏡」,不要了!又是李鴻章出面,和和柔柔,哄好了太監,買下眼鏡,還只用了半價!當然,鹹豐這「先帝眼鏡」,左宗棠拿回去也沒法戴,只好供著,偶爾跟人感嘆:皇恩浩蕩,怎能不以死報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去Vista看天下微社區交流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