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專欄:食在他鄉,面目全非

2021-02-27 Vista看天下

圖自網絡

看天下微信號:vistaweek

你去重慶,會發現滿街望不到重慶雞公煲的店面。而武漢也沒有久久鴨,美國加州則沒有牛肉麵。十幾年前,李碧華就寫專欄認為:揚州炒飯,產地並不在揚州。

這些溫暖了全國腸胃的飲食,各有一個被改頭換面的,甚至虛構的故鄉,為它們的滋味,提供一點依據。這並不奇怪:全世界都是如此。

比如,北美和歐洲的壽司店,都會正經賣一種「加州卷」壽司,是米飯和紫菜兩層翻卷過的,外層蘸蟹子,內層有黃瓜、蟹柳、牛油果,加上蛋黃醬,味道醇濃,姿態威猛。但這個東西,你去京都關西的老牌壽司店,師傅不太會願意做。理由麼?嗯,加州卷壽司是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的東京會館餐廳想出來,哄美國大肚漢們的玩意兒。那時美國人覺得日本的刺身文化匪夷所思,給他們加了牛油果和加州蟹肉,卻覺得理所當然;紫菜反卷,是怕美國人嚼不慣紫菜……

美國人最熟的中國菜之一,乃是GeneralTso'sChicken=左將軍的雞=左公雞。美國人當然不熟左將軍何人,實際上左宗棠自己都未必知道這雞——左公雞初起,最靠譜的說法,是出自廚子彭長貴之手,乃以雞腿肉切丁炸熟,用辣椒醬油醋姜蒜炒罷勾芡淋麻油,拿來伺候蔣經國,說這是左宗棠家吃的——結果彭師傅沒留名,左將軍倒成了這雞的發明者。

《忍者神龜》裡,四位龜各自背著文藝復興時四大宗匠的名號: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和多納泰羅,於是都愛吃義大利披薩。按官方小說,他們最愛吃餡料豐足,布滿蘑菇、三文魚、色拉米臘腸、青椒到看不見餡餅本身的披薩,這其實有些矛盾:義大利人並不愛吃美國那種厚如椅墊,餡料琳琅滿目的餡餅。在義大利,你能吃到的義大利披薩,通常薄而簡潔,你能一口吃到脆香的麵餅,而不是華麗的餡料。

美國英語裡有個詞,叫做FrenchFries,法式薯條。但最好的法式薯條,又出在比利時。聽來很是奇怪,其實三言兩語就能說明:薯條本是比利時人所創,但比利時和法國鄰近,法國飲食又過於有名,以至於1802年,美國總統託馬斯·傑斐遜先生在一次白宮宴會上,吃了「以法國方式處理的土豆」,1856年,沃倫先生的食譜上第一次出現了「把新鮮土豆切成薄片,放進煮開的油中,加一點鹽,炸到兩邊都出現淡金褐色,冷卻後食用,這就是法式薯條!」這時候,比利時人總不能渡海到美國來揍他們一頓吧?

日本料理裡有種玩意兒,叫做天津飯:你一看就會嚇一跳,覺得這玩意很怪。做法是蟹肉蟹黃加入雞蛋,加上豆芽、蝦仁,放上米飯,再勾芡,乍一看,像是華麗版的蛋包飯,而且還可以配湯。味道是好的,但絕對不是天津風格——吃慣天津的煎餅果子、嘎巴菜、貼餑餑熬魚的,都會這麼覺得。日本人說,這貨叫天津飯是因為最初是用著名的天津小站米來做的。日本人還吃中華涼麵,但在上海,這種面一般叫做朝鮮冷麵——可憐的冷麵,日本人推給中國,中國人推給朝鮮。

當然,你也沒法子多說什麼。食物總是得因地制宜,而我們所期望的,「原汁原味的美食」,往往並不一定符合我們的習慣。德國人的一個笑話是:一個德國人愛吃土耳其旋轉烤肉,總是嫌德國的改良烤肉不正宗;真去了伊斯坦堡回來,一路大罵,一頭扎進德式旋轉烤肉店就不出來了。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去Vista看天下微社區交流相關話題……

相關焦點

  • 張佳瑋專欄:超級英雄為何「有眼無珠」
  •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來源:廈門網發布於:2018-12-07 00:27
  • 海爾食聯網:您在他鄉過年,我為您做家鄉飯
    有了海爾食聯網,普通人也能復刻大廚技藝,做出正宗家鄉味。
  • 愛,在他鄉!愛在他鄉!
    為了彌補上這樣的缺憾,同時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們感受諸暨的愛、了解諸暨的美,也愛上諸暨、樂在諸暨,越民生義工團量身定製了「愛在他鄉——關懷外來建設者子女」項目,並得到諸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該項目將重點關懷對象大侶小學、紅衛小學的200名孩子,通過周末幸福學堂活動,為成長搭橋、為幸福鋪路、為生命奠基。
  • | 抗疫專欄03
    這種時刻,信凱爾特闢「抗疫專欄」,陪每一位羈旅他鄉的你,做健康的傳聲筒,直到曙光到來。全美確診159例,死亡11例,死亡率6.92%;副總統彭斯表示:任何美國人都可接受檢測;加州宣布進入緊急衛生狀態;紐約州出現聚集性病例。
  • 霍去病墓:早已「面目全非」了?
    上個世紀70年代,茂陵文管所逐漸向博物館發展,並且對霍去病墓周圍進行改造,當時還沒有任何文物方面的法律依據,所以導致了今天這樣「面目全非」的局面。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思路,茂陵和霍去病墓一定會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如此宏大的霍去病墓,周圍難道沒有任何圍牆、道路、禮制建築和陪葬坑等遺蹟嗎?還是我們在修建博物館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呢?
  • 【喝彩】河南人遠走他鄉組建雷鋒車隊 ,愛心灑滿杭州......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有這樣的一群河南人,從事最基層的工作,在他鄉,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不僅自己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也逐漸成為河南人的一張名片。    △《都市報導》:河南人遠走他鄉,愛心灑滿杭州 ↑↑↑                            在浙江,有一個響噹噹計程車團隊——杭州雷鋒車隊,其中大部分成員都是咱河南老鄉,他們都是鄉親鄰居相互介紹
  • 張佳瑋專欄:別以為法國人都吃法國大餐
  •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成長,從來不只有一個樣子!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講述幾個國家對孩子教育截然不同的態度。在網際網路上有極高的熱度,豆瓣評分高達9.1分。因為教育,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也是中國各個階層共同焦慮的話題。該紀錄片引發熱議,主要是其他國家的教育模式,給國內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原來教育還可以這樣。芬蘭教育的秘密是什麼?紀錄片為了揭示了幾個關鍵詞:平等,自由,積極教育。
  • 弟弟他鄉慘死 冕寧姐姐血淚討公道 嫌疑人均被抓獲
    前兩天一條冕寧18歲年輕小夥他鄉墜樓身亡,疑誤入傳銷的消息在網絡流傳,據當事人姐姐描述死者為冕寧縣惠安鄉人,常年在外務工,弟弟突然慘死他鄉,姐姐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 餐企復工 後廚食安的必備工具:掛圖作戰,對表落實
    點擊上方「奧食卡愷賢廚道」關注並置頂跟我一起煉匠心,關註上圖二維碼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 黑暗料理王眼中的食界 揭秘陳偉霆的美食奇觀
    ▼既然堅持在黑暗料理的道上一意孤行必然有他自己的道理平時懶於與人解釋和糾結實質上在他的食界裡存在著另外的一個世界若食材能夠歷經烹製而變得面目全非就像土豆不再是土豆,辣椒不再是辣椒,TA們可以用一種全新的顏色和形狀示人,令人捉摸不透,甚至望而生畏。
  • 李涵:笑容甜美的90後女孩 把他鄉奮鬥成故鄉
    《幸福的奮鬥者·擁抱江津他鄉人》系列報導,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名揮灑青春汗水,建功第二故鄉的銀行員工。
  • 我與遊戲的故事:「遊戲人生」專欄徵文活動
    我們希望看到你和遊戲之間的羈絆,於是有了這次「遊戲人生」專欄的徵文活動,讓更多人來說說他們與遊戲的故事。群討論作為這次專欄徵文的聯動活動,本周四晚 8:30,我們還將圍繞「遊戲人生」這一話題進行一次 Telegram 群討論。如果你有很多你與遊戲的故事想與大家分享,歡迎屆時來參與討論。參與方式:你只需 填寫問卷,我們會經過簡單的篩選,在本周四通過郵件發送群連結給你。4 種方式投稿至專欄1.
  • 專欄.花樣美男們的顏值料理|燒肉蓋飯
    白領圈的那些事(DRW),由雪梨的幾個資深白領創辦旨在建立一個澳洲白領的生活互動平臺歡迎原創讀者主動投稿,分享自己的生活經哇,好久沒有編輯yan的文章了,感謝專欄作者們在百忙之中給我們投稿!更多Yan專欄文章,請戳:第一期:專欄.花樣美男們的顏值料理|和牛紅酒篇第二期:專欄.花樣美男們的顏值料理|Beef Wellington 加 Rockford第三期:專欄.花樣美男們的顏值料理|急救料理,雞湯麵!第四期:專欄.花樣美男們的顏值料理|星洲龍蝦!關注我們,更多原創專欄等你發現。
  • 如今面目全非
    現在走進這片廢棄的舊菜市場,早已面目全非。令人惋惜、嘆息、噓唏不已。這裡是一幢蔬菜市場,門窗壞爛、牆壁斑駁、破敗不堪,門前雜草叢生。早已變成了一處老鼠亂竄、蚊蠅孿生、鬼影綽綽的廢墟了。
  • 徵稿 | 隧道建設(中英文)「川藏鐵路隧道」專欄徵稿通知
    設立專欄,一是有利於及時報導川藏鐵路建設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等,方便工程建設者及時了解,以指導工程實踐;二是可以形成信息發布、技術交流的平臺,及時報導川藏鐵路建設中的創新成果和遇到的技術難題,形成全方位、全產業、國內外聯合攻關,為川藏鐵路建設服務,把川藏鐵路建設好,也可以供其他項目參考。
  • 香雪大道攪拌車撞蘿崗B24公交車,公交車面目全非!
    香雪大道攪拌車撞蘿崗B24公交車,公交車面目全非!蘿崗街坊報料,昨晚約23時左右,在蘿崗香雪國際公寓旁邊十字路口,一輛從開創大道駛入南北方向行駛的攪拌車與在香雪大道東西方向的蘿崗B24公交車猛烈相撞!從現場圖片可看到,公交車是車頭側面被撞,玻璃全碎,車頭嚴重變形,司機位置最嚴重!由於猛烈衝擊,被撞後司機幾乎被拋出,半身斜掛在車頭窗邊,地下流了一大灘血跡!傷勢情況不明!
  • 【網友投稿專欄】 電影《早熟》:一段青年男女的青澀愛情
    投稿郵箱:veryhappywen@vip.qq.com【網友投稿專欄】情到濃時情轉薄 — 記《小李飛刀》【網友投稿專欄】《建築學概論》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我們見面吧【網友投稿專欄】流浪·放逐·覓渡——讀《三毛作品集》感悟【網友投稿專欄】 《木府風雲》:名副其實的大情懷
  • 2016的最後一篇,和2017新專欄預告
    ~ 新花舊事專欄 ~帶你看那些城市裡當季常見野花背後的故事每周二五早晨更新,歡迎關注今天是這個專欄的最後一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