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 | 隧道建設(中英文)「川藏鐵路隧道」專欄徵稿通知

2021-02-24 隧道建設

從川藏鐵路建設的技術難度、風險、工期及特殊地理位置等方面考慮,其建設難度史無前例,需要國內外最先進的研究成果來支撐川藏鐵路建設。因而,川藏鐵路建設技術交流非常必要,這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川藏鐵路建設提出的「科學規劃、技術支撐、保護生態、安全可靠」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設立專欄,一是有利於及時報導川藏鐵路建設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等,方便工程建設者及時了解,以指導工程實踐;二是可以形成信息發布、技術交流的平臺,及時報導川藏鐵路建設中的創新成果和遇到的技術難題,形成全方位、全產業、國內外聯合攻關,為川藏鐵路建設服務,把川藏鐵路建設好,也可以供其他項目參考。

為更好地服務川藏鐵路建設,《隧道建設(中英文)》編輯部於2019年開始策劃設立「川藏鐵路隧道專欄」。經過前期精心準備,於2020年4月16日組織召開了專欄啟動會,確定了專欄的組織機構與人員組成、專欄設置思路及欄目構成。專欄下設3個欄目:1)學術論文,2)典型工程,3)建設動態。

隨著川藏鐵路建設的推進,《隧道建設(中英文)》計劃自2021年第1期起開設「川藏鐵路隧道」專欄,在川藏鐵路隧道建設者和廣大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之間搭建一座學術和技術交流的橋梁,探討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工程技術難題;及時將各位專家、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建議意見傳遞給施工現場的隧道建設管理和技術人員;及時總結項目前期建設的經驗、成果和教訓,為後期工程的建設提供借鑑,為川藏鐵路的順利建設提供理論、學術和技術支撐。

相關焦點

  • 中國隧道長度排行榜前十名,你走過幾條?
    以下是9妹收集的,中國最長的十條隧道。中國最長的十條隧道都是鐵路隧道,因此中國隧道長度前十名,等同於中國鐵路隧道前十名。
  • 杭紹臺鐵路九龍山隧道光爆效果引領全線觀摩
    浙江天台消息  8月1日,在杭紹臺鐵路建設管理諮詢部、杭紹臺鐵路工程總承包項目部的帶領下,杭紹臺鐵路參建單位一百餘人到中鐵隧道局承建的九龍山隧道觀摩光面爆破成果
  • 通知大夥:中國最長跨海高鐵獲批,遠超福平鐵路,將成中國首個海底隧道高鐵
    跨海高鐵,目前世界上建成的,當然要數英法海底隧道了,其搭載的高鐵,能夠快速便捷地讓英國與歐洲大陸實現接通。隧道長月52公裡,水下長度38公裡,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由於英法海底隧道貫通高鐵,可以看成是世界上的海底高鐵了。
  • 用17年鑿穿阿爾卑斯山,瑞士開通世界最長鐵路隧道,全長57公裡
    據路透社報導,這條名為「Gotthard Base Tunnel」的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深的隧道,總長 57.1公裡,最深處可達山體下方約 2300米左右。建造耗時 17年。這條隧道是一項總投資 230億瑞士法郎的龐大交通建設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讓乘客和貨物更加快速地通過阿爾卑斯山脈。本次的工程如期完成,預算也並未超支。
  • 中國10km以上超長公路隧道知多少?誰設計?誰施工?
    (見《隧道建設(中英文)》2019年第8期「數據統計」,原文為中、英文)進入21 世紀以來,中國公路建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近10 年來,中國公路隧道每年新增裡程1 100 km 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公路隧道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地質條件和結構形式最複雜、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同時出現了一些長度超過10 km的超長公路隧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8月,中國已建、在建、規劃的10 km以上超長公路隧道見表1—3。
  • 海綿城市|綠色隧道建設技術研究綜述
    政策保障是綠色隧道發展的關鍵所在,科技創新則是綠色隧道建設的根本保障和動力源泉。隨著綠色隧道理念的不斷深入,綠色環保技術的創新研發也不斷得到推進。在綠色隧道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營養護等領域大力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如節能通風與採光、供配電系統節能技術、LED節能燈具、照明智能控制系統、廢舊材料再生循環利用、綠色能源開發等,有效實現綠色隧道行業的科技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目前,國內交通行業公司與單位已展開對綠色隧道的研究工作。
  • 上海建科主編《綠色城市隧道評價標準》
    標準旨在針對城市隧道建設提出綠色評價體系,填補我國城市隧道建設運行領域相關空白。21世紀是隧道與地下工程發展的世紀中國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地質條件和結構形式最複雜、修建技術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 【京鐵青·感悟】京張鐵路與我的時光隧道(北京西工務段 李佳欣)
    「是詹天佑,修京張鐵路的。」想必每個張家口長大的孩子站在張家口南站的廣場前,面對著廣場中央近五米高的銅像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家長也都會這樣為孩子解釋雕塑的來由。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張家口小孩,作為一個家門口的鐵道與每日來來往往的火車伴隨了整個童年的孩子,京張鐵路的故事從小就根植於血脈當中,京張鐵路,是我對家鄉最初始的自豪感。
  • 行業微聞︱北海道新幹線 昆布隧道開工在即
    北海道新幹線是日本正在建設的新幹線系統,計劃路線是從青森縣青森市到北海道札幌市,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營運。
  • 中鐵二局中老鐵路項目成功舉辦友誼隧道鹽巖科研項目觀摩交流會!
    中鐵二局中老鐵路項目成功舉辦
  • 熱點追蹤︱筑波快線的前世今生·三輪隧道
    本文由「隧道網」編譯 轉發請註明出處筑波快線是一條連接日本東京千代田區秋葉原站與茨城縣筑波市筑波站之間的通勤鐵路線,於2005年8月24日正式通車。由於路線最高速度為130km/h,秋葉原至筑波的走行時間最快為45分鐘,為兩地交通帶來便利,故此深受乘客歡迎,亦成為日本第三機關鐵路營運的佼佼者。
  • 這條高鐵線,個別隧道竟出現嚴重質量問題
    該《中國鐵路總公司關於滬昆高鐵貴州段質量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鐵總建設函2017]839號》(以下簡稱《通報》)稱,通車不到一年的滬昆高鐵貴州段個別隧道存在偷工減料與施工質量問題。通報還對相關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建設單位提出了處理意見。
  • 臺灣海峽隧道全長125公裡,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隧道
    ,這些隧道或長或短,或連續或孤立世界上的隧道大多是建在陸地上的,以山區居多,有時候為了需要,人類也會在海底建造隧道。其中,青函海底隧道以54公裡的長度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這個於1988年建成通車的海底隧道還曾經保持了將近30年「世界最長隧道」的記錄,直到2016年被瑞士聖哥達隧道超越。
  • 中鐵十二局再戰世界之最,刷新公路隧道建設新高度
    12月28日,中鐵十二局參建的工程量和建設規模世界第一的公路隧道工程——寶(雞)坪(坎)高速公路秦嶺天台山隧道貫通。寶坪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銀昆線(G85)的組成路段,也是陝西省「2367」高速公路網寶雞至漢中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陝西省「十三五」在建高速公路中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施工難度最大。
  • 江蘇海太過江通道確定採用隧道方案,跨江段公鐵合建→
    與會專家和代表聽取了方案研究編制單位的匯報以及相關部門的意見後,經過討論,一致贊成推薦路線線位及隧道方案。專家組認為:在航運十分繁忙的長江口門處建設過江通道,從生態保護、資源佔用、航運影響、防洪防汛等方面綜合考慮,隧道方案比橋梁方案有更大優勢,支持採用隧道方案。
  • 《環境與法制研究》徵稿函
    《環境與法制研究》徵稿文章重點圍繞下列任一主題撰寫:1、圍繞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闡釋;2、圍繞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對生態環境
  • 蓮嶽隧道內,轎車失控撞向隧道壁後翻滾……
    通過監控畫面看到了這驚險一幕,隧道工作人員立即進行先期處置:更改隧道指示燈,通知安全員前往現場處理,報110及路網中心。一般隧道內行車的距離要保持100米以上,如果隧道比較長,則需要根據提示來保持相對應的安全行車距離。
  • 【視頻】廣西國高網第一長隧道:荔玉高速蒙山文圩隧道雙洞貫通!
    據了解,平南相思洲大橋與蒙山文圩隧道是荔玉高速兩大最關鍵的控制性工程!以下是權威媒體對文圩隧道的最新報導:視頻報導:    11月19日,廣西國高網第一長隧,荔玉高速公路文圩隧道右洞貫通.至此,歷經兩年的鏖戰,荔玉高速公路文圩隧道實現雙洞貫通。
  • 貴州照明新技術,消除隧道「黑洞」現象!
    由於材料具有能在極低的功耗下將所吸收的光能幾乎全額轉換的功能,形成二次發光的柔性光面,在交通隧道或地下空間中完全消除「黑洞」或「盲光」現象,極大地提高暗環境下的可視距離及運營安全性。「在滿足國家交通照明技術要求的前提下,該舒緩照明項目可逐步替代現有的隧道LED照明方式。」
  • 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在青島開工
    膠州灣第二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項目建設開挖土石方量超過800萬立方米,超過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萬立方米)和英法海峽隧道(480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