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2021-02-15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地有地氣,天有天氣,人有脾氣,這三氣不調就會肇生天災、人禍,人類與萬物都無法平安生活。科學家指出,保守估計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底線為350ppm(ppm,即百萬分率。—一編者注),一旦超出將威脅人類的生活環境,然而現今二氧化碳濃度高達約390ppm,令人擔憂。

 

人的一生不斷地製造垃圾、汙染——僅僅呼吸就已造成汙染,加上衣、食、住、行各方面,無不消耗能源、製造二氧化碳,多一個人就多一分碳足跡。

夏季炎熱,家家戶戶開冷氣,卻將熱氣排放屋外,加速大自然的溫室效應,以及都市裡的熱效應,讓人更難敵高溫之苦,形成惡性循環。其實稍作改變也有不錯的消署方式,如有的人平常在家儘量不開冷氣,若是熱得難受,就選擇到圖書館等公共場所看書,既能避署也不必多開冷氣耗能。

 

反觀有人卻是在冷氣房內跑步、打球;運動不就是為了要舒展筋骨、流流汗?若是擔心烈日當空,為何不到蔭涼處,或是等涼爽的時候再運動?

 

一公裡的路程約學校操場二圈半,有人非要開車或騎機車代步;在家附近不願走路,卻很樂意開車到遠處爬山,認為有助身體健康。平常何不多以步行取代交通工具,或是在鄰近地區散散步,不是更好?為了逞一時之快而傷害大地,其後人人都要付出代價。

 

選擇環保生活未必不便或難受,諸如以通風的方式乘涼,健康又節能。在桃園有個環保站,志工不必開冷氣,也不用吹電扇,一群人在大樹蔭下做環保,享受微風徐徐,做得心靜自然涼。

 

人口不斷地增加,汙濁愈來愈多,能源不斷地消耗,空氣已受不了如此濃濁的穢氣,所以氣候丕變,大地也不堪承受。為了探討如何節能減碳,聯合國召開氣候變遷會議;另外也有學者聚集研究:為何氣候如此異常、地球屢次受毀傷?最後還是難以達成共識。

 

極端的氣候現象會損害大地,災難也會愈來愈密集、加劇。想想,天氣變化無常,農作物難以耕耘,人們將如何面對糧食危機?預防天災的唯一方法是調和人心,克服心靈的災難。

 

心靈的災難比天地災難更加可怕,因為一切都是先有人為造作惡業——生活消費無度,貪慾太多,從人的生活習氣會影響到天氣。人心能創造一切,只要稍有偏差,也許禍延千裡,或者心念一動,牽動四大不調;然而只要迷途知返,轉變方向,動一念善心、伸出雙手付出,就能造福人群。

 

改變要從人人開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主席表示,減緩溫室效應有三項方法:不吃肉、騎單車、少消費。大家若能回歸傳統生活的勤儉,就不會多消費;不要小看個已的力量,一個人的方向正確,就能影響周圍的人,改變整個社會方向。「一個人」包含他、你、我,每個人的觀念正確,氣候變化才能緩和,地球才有救;只要人人有心,當下開始調整生活形態,一定來得及。

 

大林慈濟醫院提倡節能減碳,鼓勵院內同仁多走樓梯,許多人不畏十多層樓高,每天響應勤走樓梯。其實生活中有諸多有助於環保的方式,儘量搭乘公共汽車,或響應共乘,這都不難做到,能減少一輛車就多一分清淨大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節能減碳倡議書
    全市公共機構及幹部職工:節約能源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公共機構作為節能減碳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倡議者,理應成為全社會節能減碳的先行者,這也是公共機構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必然要求。
  • 踐行節能減碳,這家企業有實招!
    大會表彰臺達自我期許成為世界級企業公民,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從產品、廠區、綠色建築等方向,積極落實節能減碳效益顯著,以電力電子核心技術,持續開發更具環保效益的產品及服務,並率先設定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6%的「科學減碳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SBTs),2018年首次執行即達成階段性目標,相比基準年2014年減碳16.8%。
  • 與愛同行,將節能減碳進行到底
    就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口水猛烈撲向美國的時候,中國卻在有條不紊的開展著201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並將主題分別確定為「節能有我  綠色共享」、「工業低碳發展」。集團總部大樓辦公人員要強化節能意識,養成低碳、節儉辦公習慣,從身邊小事做起。
  • 三季度法說會︱張安平董事長再談節能減碳責任觀
    臺泥在2019年12月率先承諾科學基礎減碳標準SBTi ,設定於2025年減碳11%,也是臺灣第一張水泥碳標籤,更在今年加入GCCA全球工業2050年氣候願景, 節能減碳絶對不是簡單的事,2050年的巴黎協議,如同攀登聖母峰,是水泥業脫胎換骨的苦行之旅。臺泥除了營利也要成為改變世界的企業之一。
  • 編號11丨倪青楊《談森林公園在節能減碳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題目:談森林公園在節能減碳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倪青楊
  • DOE: HID燈節能規範可行性不高
    DOE明確表示,目前高強度氣體放電燈(HID)的節能規範技術上可行性不高或不符合經濟效益。
  • 環保科普 | 日常生活中的「減碳」行為有哪些?
    環保科普 | 日常生活中的「減碳」行為有哪些?
  • 工業電磁節能加熱設備創新性節能加熱技術
    自煤改電開展以來,工業節能加熱界掀起了高效節能、綠色排放的革新時代,值得稱奇的是,在熱能工程領域的節能環保轉型上,變頻電磁加熱力壓其他眾多節能加熱技術,讓行業似乎感覺工業節能加熱獨愛變頻電磁加熱,這裡面究竟是葫蘆裡賣什麼藥呢?
  • 節能減排宣講會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節能減排」項目,提高大家參賽的積極性,12月17日下午,在F1001、F1002和F1003教室舉行了「節能減排」大賽宣講會。參與本次宣講會的有環境與安全工程系系主任趙金安老師、黨總支副書記賀東亮老師、教學副主任耿振香老師、以及我系來雪慧老師以及所有參賽同學。下午四點,宣講會正式開始。
  • 韋一擔任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屋頂綠化與節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 城事「節能鍋」不節能,江西顧客投訴到合川
    圖片來源網絡,與本文無關原來,在今年1月初,遠在江西省的任先生在網上購買了我區淘寶網富貴寶官方店鋪上一款價格近200元的唐森節能鍋,在收到產品後發現該鍋跟普通鍋並無區別。任先生說本來是購買的節能鍋,說是可以節約能源,但他發現這款產品,一點節能的效果也沒有。於是他要求店家退貨並賠償。但店家認為這個沒有質量問題,並不退換。
  • 最高享800元節能補貼 | 2017節能產品促銷節倒計時
    保護環境無小事,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自2015年11月27日,北京市節能減排政策便正式實施,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減排商品,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購買電視機、空氣淨化器、坐便器、自行車等節能減排商品,根據商品類型和能效等級不同,給予8%-20%不等的資金補貼,最高補貼800元。
  • 發電機租賃後電機節能發電 發電機租賃後電機節能發電
    一、基本原則和適用範圍   (一)節能發電調度是指在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的前提下,按照節能、經濟的原則,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汙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   (二)基本原則。
  • 全球最節能的LED燈泡
    Nanoleaf 是一家綠色能源科技研發公司,由朱嘉鈞、TomRodinger 和閆思成三位聯合創辦,他們都熱衷於環保,致力於結合專業尖端節能領域和獨特的設計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