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阿嬤徒步餵食流浪貓狗,從未間斷!

2021-03-01 貓小姐




臺灣南投埔裡有一名善心的阿嬤張桂妹今年高齡88歲,因心疼流浪貓狗在外挨餓,18年來每天都走遍埔裡小鎮的大街小巷,自掏腰包買飼料餵食流浪狗,只希望能讓流浪動物們能夠飽餐一頓。

阿嬤每天下午徒步餵食路線,從寶雅到埔裡高工、中心碑、鯉魚路、榮民醫院、乾溪下村裝郊區,餵完再折返沿途餵回信義路。徒步餵食無法帶太多飼料,會先將飼料寄存在村莊住戶家,晚餐吃飽後再繼續晚上的路線。好幾公裡的圖從未抱怨辛苦,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虐待流浪貓狗。

十幾年來,阿嬤每天凌晨2、3時就騎機車出門餵食,下午還有不同餵食路線,回到家早已過了晚餐時間,休息片刻後,接著是夜間餵食路線,除了兩次生病住院外,風雨無阻天天送餐給流浪貓狗,一天下來要花十幾個小時。

由於阿嬤年事已高,今年2月因過勞暈眩昏倒,有店家發現緊急叫救護車送醫,家人擔心阿嬤安危,叮嚀她不要再騎機車,所以目前都是徒步餵食,家人有空則會陪阿嬤去。阿嬤說,只希望能喚醒更多人愛護動物,關心這些流浪在外的動物們。

阿嬤她用一己之力幫助了許多流浪貓狗,正確科學餵養的同時也帶貓狗們結紮;多年來在義工幫助之下找到領養人給每一個小傢伙一個棲身之所。

之前貓小姐有說到餵養流浪貓,很多人說怎麼可能不去餵養。當然我並非斷然去說不去餵養它們,而是在力所能及之下可以更好的幫助它們。否則一時同情心泛濫造成的後果是我們無法承擔的,一個有利有弊的行徑並不能以對或錯來定義。

我希望能從我們自身做起,對待身邊的流浪貓狗,不再是嫌棄厭惡,而是多給它們一些愛,一個88歲高齡的阿嬤都能做到18年來不曾間斷的餵養,為何年輕力壯的我們不能為它們多做一些呢?

貓小姐已開通評論功能

快去下面留兩句神回復吧( ⊙ o ⊙ )!

相關焦點

  • 給500多隻流浪狗一個家 7旬阿嬤堅持30年不喊苦
  • 【為給500多隻流浪狗一個家 7旬阿嬤30年不離不棄】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阿嬤來了!」每到傍晚,林媽媽溫暖有力的聲音伴隨著機車聲出現在前往狗場的道路上,500多隻流浪狗搖著尾巴興奮期待。 70歲的林媽媽與狗群為伍30年,最初只是在工地打零工時,看到1隻被不肖人士綁上橡皮筋的受虐狗只能在垃圾堆中找食物,一時不忍,於是開始帶飼料餵食。 「這一餵就停不下來了」,林媽媽每天餵食的流浪狗在短時間累積到近50隻,她找了一塊空地,並以木板簡易做出屋頂,讓在外流浪的狗兒有了遮風避雨的家。
  • 上海街頭出現首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支持OR反對?
    10月11日,一則「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視頻走紅網絡只要將1元硬幣或空塑料瓶投擲在這臺類似於自動販賣機的設備中,就能獲得一份用以餵養流浪動物的寵物糧。在視頻中,短視頻博主「@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描述道:「一個空瓶就能給小動物一頓飽餐」。
  • 上海街頭出現首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支持OR反對?網友吵翻了…
    10月11日一則「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視頻走紅網絡只要將1元硬幣或空塑料瓶投擲在這臺類似於自動販賣機的設備中就能獲得一份用以餵養流浪動物的寵物糧在視頻中,短視頻博主「@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描述道:「一個空瓶就能給小動物一頓飽餐」。
  • 費玉清退圈後續:1年內捐款100萬救助流浪貓狗,累計600多萬!
    有一次,他在路邊遇到一隻孤苦伶仃的小雞,想都沒想就帶回家裡照顧,這一照顧就是6年。疫情期間,他擔心流浪動物無人照顧,還親自跑到當地的流浪動物中心。愛犬過世後,他逐漸將愛心轉移到流浪動物身上,每年都會默默捐款資助「救助流浪動物」的團體。自2014年起,費玉清已向「臺灣貓狗聯合勸募平臺」累積捐款已超過600萬元!
  • 阮的阿嬤——閩南的阿嬤.
    有一次,阿嬤帶著不到18歲的父親,去村子外篩稻穀,途中有個好人家送了幾個饅頭,阿嬤臨時有事就囑咐父親將其帶回家分給大伙兒吃。可父親因為肚子餓,一路上吃著吃著就不小心把饅頭給吃光了。為了讓一家子都能夠有飯吃,阿嬤自嫁進家門來,就擔負起了家庭生計的職責,爺爺因為太過老實,則只是在家中幫忙打些下手。 徒步挑著擔子,走過十裡路,在街邊擺攤,再將賺來的幾毛錢拿去買米下鍋,似乎就是阿嬤一天生活的全部了。其實,阿嬤那時候的日常生活,就是想著一家子能夠吃上飽飯。所以,除了挑擔擺攤之外,她還得去掃稻穗,下地種田。總之,是一個人幹好多幾個人的活兒。
  • 16年前被阿嬤撿回家 老狗離世前爬到她遺照旁安詳入睡
    網友黃品瑄在去年8月前,有隻高齡16歲的米克斯「小黑」,當它還是只小浪浪時,曾接受過奶奶給的一頓溫飽,它因此賴在原地不走,於是阿嬤便決定收編,相處在一起的8年間形影不離,雖然奶奶早了它8年離開,但當小黑知道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尾端時,它用最後一口氣,爬到阿嬤遺照旁邊,永遠陪著她。▲小黑16年前被阿嬤帶回家,離世前陪著奶奶安詳入睡。
  • 音悅涼山|吉尼紅美《阿嬤的歌》
    歌詞阿嬤的歌詞曲:吉尼紅美演唱:吉尼紅美錄音:王業鑫混音:張黎兵點擊聽歌哦~阿嬤~牽著你的手長大哦哦~阿嬤~聽著你的歌長大哦哦~阿嬤~>你說我是山上的花哦哦~阿嬤~你說我是手心的寶哦哦~阿嬤~總是帶著慈祥的笑哦哦~阿嬤~笑容裡有歲月的溫柔哦~阿嬤~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哦哦~阿嬤~你是家中最暖的火哦嘿~哦~阿嬤唱入我的夢哎……嘿~哦~阿嬤唱碎我的心哎……
  • 監獄犬(貓)計劃 :​人與流浪動物的雙向救贖!
    拋開劇情不說,狗君主要想跟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計劃。「監獄犬計劃」最早是在澳大利亞實施,計劃內容是一群在押服刑人員通過訓練流浪狗,幫助它們學習生存技能,同時在訓犬的過程中獲得自我救贖。當一個生命能夠去拯救另一生命,人與狗相互救贖,那麼每一個平凡生命也都會變得偉大。其實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同樣也有一個「監獄貓計劃」。
  • 給流浪動物的年夜飯
    今冬最冷的時候還是到了群護的兩窩小寶寶總算長大成狗他們出生在這城市的夾縫中靠好心人的接濟艱難度日
  • 歌手蕭敬騰養了6隻狗4隻貓,自述小白狗從「紙片小白」到「厚片吐司」的故事.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  "寵鵝娘",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2017年,歌手蕭敬騰靠自己買下一棟
  • 楊超越的貓走丟了深夜發文求助:只求平安不要流浪街頭!
    今天一大早,就在微博熱搜看到了一則新聞:#楊超越的貓走丟了#楊超越深夜在微博發文求助:只求平安不要流浪街頭
  • 阿嬤,我很想你
    今年是阿嬤去世的第八年。阿嬤去世後的幾天我們一大家子人每天呆在一起,準備阿嬤的葬禮。每天幾拜。似乎是第三天中午,我跪在阿嬤的遺像前。突然嚎啕大哭,不能抑制自己。似乎覺得有些什麼東西隨著阿嬤的離去而分崩離析。我一直覺得阿嬤是連接我們五個家庭的核心。好怕隨著她的離去而離心疏遠。
  • 諸暨這個「阿嬤」你認識嗎?修鞋配鎖18年,這地方你一定經常去...
    修鞋配鎖,一做就是18年 / / /大概從1999年開始,江東菜場這邊的便民五小行剛出現的時候,樓阿姨就在這裡了。她是王家井人,現在住在這兒。做得久了,附近的人都認識她,親切地叫她阿嬤。  一針一線,活兒小卻也少不得  / / /還真別說,阿嬤雖然年紀大了,幹起活來那叫一個利索。小小的攤子一個上午客人不斷,有鞋跟掉下來要粘回去的,有包包的拉鏈壞了的,有鞋底脫膠的,有配鑰匙的,還有給皮帶打洞的。阿嬤總是笑吟吟不急不緩的,一個個小心地修。
  • 夢裡再叫一聲:阿嬤!
    解放後不久,即1953年7月16日,國民黨從我的家鄉登陸,最後一次反攻大陸,隨即東山島保衛戰打響。在兩天一夜的激戰中,阿嬤毅然走上前線,自發為解放軍送水送飯並參與搶運傷員。在一次搶運傷員時,一顆子彈從阿嬤的發梢呼嘯而過……小時候鄰裡大人繪聲繪色這段硝煙瀰漫往事時,他們總會由衷地說:「你阿嬤真不怕死,村裡沒幾個大男人比得上她!」阿嬤類似被人津津樂道的善舉還有一回。
  • 七旬老母打數份零工替兒還債13年從未間斷
    老人姓曹,是南湖法院的「常客」——13年來,她堅持打數份零工替兒還債,為的只是堅守誠信。  十幾年前,曹老太的兒子沈某以資金周轉為由,分兩次向朋友借了數十萬元,並讓母親做擔保。他告訴母親,自己要拿這筆錢去創業。然而,不務正業的沈某一轉身就將錢用於玩樂,很快揮霍一空。  到了還款日期,沈某沒有還錢。2008年初,朋友幾次打電話催促,沈某找各種理由搪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
    第二句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這句話裡的豬在農人眼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地位。第一句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家裡有頭豬就會變窮,因為豬只知道吃,又不幹活,時間一久,家裡都被豬吃窮了。狗在很多老農人的眼中是最重要的朋友,它不僅僅能看護家門,還能在子女外出後陪伴著老人,並且狗十分忠誠,是有人性的動物。除此之外,因為狗的叫聲是「汪汪」,很多農人覺得狗有旺財的作用,可以給家裡帶來財運。
  • 薦 · 社 | 第Ⅰ期:人民大學流浪動物之家
    我們是人民大學流浪動物之家,成立於2010.4.26。屬於公益社團。共有餵貓部,活動部,外聯部,志願部,平臺部,救助部,送養部和辦公室八個部門。分別由一個會長和三個副會長監督。        我們為校內的流浪動物提供基本食宿和醫療,為幼貓招募領養和寄養,為流浪動物救助機構提供義工服務,與社會愛心人士和NGO組織合作,不定期的舉辦活動來宣傳保護流浪動物的理念。        去年我們和清華小動物保護協會等共同成立了北京高校動保聯盟。
  • 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民間有「貓衰犬旺」的說法,人們對於不請自來的狗特別喜歡,會好吃好喝地供著,而貓來了則會立即攆走。比如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還有「狗來富,貓來窮」、「狗來進財,貓來帶孝」、「豬來窮來,狗來富來,貓來孝來」等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豬來窮」「豬」是一種可食用的家畜,豬的特點是好吃懶做、吃吃睡睡。
  • 狗爸死了,狗媽帶著小狗狗流浪,當撿到麵包的那一刻,又一次戳中淚點...
    ▲還記得這對流浪的狗母子嗎?狗爸爸因為覓食被人踢死後,狗媽媽花花一直無法走出失去丈夫的陰影,孝順的兒子安慰討好媽媽,讓她最終走出傷痛。如今,花花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給一個長鏡頭:它——狗媽媽花花來了!狗花花和她的女兒淘淘,經常到貓兒村來逛蕩,才幾個月,淘淘已經長得跟媽媽一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