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甲午年冬月十三),朗日清輝,河北省承德市七瑞龍光寺「無我」精進佛七圓滿結七。
上午11點,七瑞龍光寺住持妙圓法師七瑞法堂主持了結七儀式,與會大眾進行了結七回向,圓明清淨的音聲響徹法堂上空,叩人心扉,眾多居士此刻不禁流下了淚水。
至下午3點,佛七功課畢,本次精進佛七結束,同時也代表著河北承德七瑞龍光寺首次佛七圓滿。四眾弟子同沾法益,也願以此佛七法會功德,回向世界和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界眾生,同歸佛化!
妙圓法師無我佛七開示(智慧篇)
我們看到的都是假相,因為我們記錄的任何東西,並不是事物或現象的本身,而是你以往經驗的心裡反應。這些反應構建一個屏障,這個屏障阻礙你直接看到真相,所以祖師告誡我們,要掀開屏障看真實的世界。掀開屏障靠觀察力,叫做覺照。
相碎了才能住虛空,不碎相入空為頑空。破相入空即是妙有的出生,自然的造化。
有自我衝突的人,就會總是有指責別人的衝動。
關注當下能夠減輕壓力,提升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程度。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就不可能感受到例如焦慮、抑鬱、憤怒等等的痛苦,因為這些事情通常包含於對未來或過去的投射中。
修行是有規律的思維觀照,擺脫自動思維模式。
觀照有兩種類型,一是,集中的;二是,非集中的。集中的是依靠一些特殊事物的聚焦,集中注意力,如觀呼吸、念佛號等。非集中是不要求將注意力集中在特殊事物上,相反的無論在意識中出現什麼內容都可成為聚焦的對象。只需旁觀不需要以任何形式去抵抗,或者判斷這些感覺。人們每天做的沒一件事情,幾乎都是有目的的,而觀照卻沒有目的,僅僅只是去觀察,此時此地「的實在經歷」。
讓自己靜下來的方法,是積極培育對一切的諒解、溫和、付出,才能放下與不執著。
法師講法中天降佛光
佛七期間,寺院中最繁忙的一個地方就是——齋堂,每頓飯有幾十人一起用餐。他們每天都在凌晨3點多起床,洗菜、切菜、做饅頭,非常辛苦。儘管任務繁重,但大家忙而不亂,有條不紊,齋堂環境乾淨整潔,飯菜新鮮、衛生、清爽可口。在此平臺記者代表七瑞龍光寺對常住和發心菩薩們的無私奉獻,保證了本次無我精進佛七法會的順利進行,表示讚嘆和隨喜。
法師與部分信眾合影
——平臺記者奕萱整理
歡迎更多對佛法感興趣,法界佛子同修訂閱「禪之妙語圓言」公共平臺
微信公共號:禪之妙語圓言 或「MYFS-1234」
掃描二維碼:
請點擊右上角,訂閱、收藏、分享,以法布施,舉手之間,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