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通過病毒基因測序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體。初步分析表明,該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在1.5-1.7之間。此前,英格蘭東南部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意外增加的情況,12月早些時候對此展開了流行病學研究和病毒學調查,發現了該變體。10月5日至12月13日期間,14天新增病例的通報率增加了三倍以上,英格蘭東南部超過50%的毒株均為該變體。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被命名為「VUI-202012/01」,它的基因已經突變了23次,許多變化都與至關重要的刺突蛋白有關,病毒正是靠著這個部分來與人類細胞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VUI-202012/01」傳染性暴增,致使英國最大檢測實驗室群體感染。英國最大的檢測實驗室米爾頓·凱恩斯燈塔實驗室(Milton Keynes Lighthouse Laboratory)暴發疫情,目前一個70人的實驗小組中,已有20人遭到隔離。實驗室總共有4個科學小組,其中就有3個出現了確診者,行政與倉庫的工作人員也有人被驗出陽性反應。內部人員爆料,曾與新進人員一起待在員工餐廳用餐的實驗團隊,出現多人確診。檢測室每天被要求處理7萬次檢測,但22日僅完成了4.7萬件,負荷壓力相當大。消息人士稱,實驗室人手短缺,因此沒有確實執行單位間的「泡泡系統」,員工們被轉移到不同團隊,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4個科學小組裡就有3個傳出部分員工確診,連行政與倉庫人員也有人染疫,確切感染人數目前還無法確定。
掌握的數據顯示,在第一次樣本採集時,英國平均每天只有3700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到11月初,當樣本大量而快速地湧來時,陽性結果的平均數量已飆升至每天23000份。如今,隨著變異病毒傳染性的增強,每天被要求處理7萬次檢測。
伯明罕大學微生物學和感染研究所的尼克·婁曼(Nick Loman)教授指出,在這一病毒毒株的關鍵刺突蛋白上,竟然發現了多達17個變化,也或許是它傳播能力增強的原因。這種病毒確實席捲了整個國家,可能很快成為了主要的變異病毒。截至目前,英國諾福克(Norfolk)高達20%的病例被認為與新病毒株有關,但官方尚未證實這一數字。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突變會對疫苗產生任何影響。但這種變異突增的改變意義重大,因為正在研究中的大多數新冠疫苗,包括輝瑞/BioNTech最近獲批的新冠疫苗,都是針對這種蛋白質發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