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劇者們
編輯/宜峰
我對波士頓這個城市的好感源於《恐襲波士頓》這部電影,相信你也會被它震撼到,挺感人的!
《恐襲波士頓》這部電影,也叫《愛國者日》(愛國者之日),它是根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改編,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梅利莎·拜諾伊斯特、米歇爾·莫娜漢、歐陽萬成、凱文·貝肯主演的災難片。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發生在四年前,也就是2013年4月15日這一天,該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超過260人受傷,是一起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活動。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貴在真實。導演彼得·博格對這部電影節奏的把控比《深海浩劫》更為成熟,《恐襲波士頓》為我們真實地還原了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炸彈襲擊事件。
從一開始的溫馨日常到爆炸的突然發生,從劫車開始,到巷戰、追捕、全城封鎖,影片一氣呵成,紀實感裡又有可愛的細節,眾人的緊急救助、警察與FBI的迅速反應,情緒都在隨著事件的進展而起伏。
我不得不承認,《恐襲波士頓》這樣的電影絕對是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範本,真實監控鏡頭與電影鏡頭剪到一起,情節緊湊,全程寫實,改編有度,注重細節,把《湄公河行動》這類號稱真事改編卻嚴重誇大其詞的國產電影襯得幼稚可笑。
還有吳京《戰狼2》的製作團隊也應該集體觀看一下。所謂愛國主義,主旋律電影,就應該像《恐襲波士頓》這部片子一樣。從群眾視角導入,一點點解構事件,不招搖、不做作,警察也會驚慌,平民也有偉大。
《恐襲波士頓》堪稱年度最扣人心弦的紀實犯罪片,很寫實很還原,偏紀錄片風格,同時也完全顛覆了我對美國FBI的認識,追蹤和逮捕恐怖分子的過程很是精彩,這是我今年看得最全程投入的片子之一。
虎口逃生和街區火併,可以入選年底最驚險段落,手持攝影max,被綁架的中國留學生孟丹(歐陽萬成 飾)立了大功,這個英語不流利的中國小哥令人敬佩,必須點讚!
左邊:歐陽萬成、右邊:孟丹
在《恐襲波士頓》這部影片中,不論是鞠躬盡瘁的警察或FBI探員,還是團結一致的人民群眾,亦或是樂觀自信的受害者,總有一處能觸動你的心靈。
相信對那些親身經歷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的人來說,《恐襲波士頓》這部影片更是意義非凡。
尤其是影片的片尾,採訪事件親歷者,我頓時肅然起敬,《恐襲波士頓》這部電影早已超出藝術作品的範疇,這是對英雄的致敬,是對死難者的哀思,更是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宣戰,恐怖主義需要全社會團結協作一起抵抗。
那對截肢的愛人,那個被綁架的中國小哥逃生後向警方有效報告恐怖分子去向,那個緊緊抓住配槍不放因此身中數槍的警察肖恩...
還有那個值守在遇難男孩身邊的騎警,他從頭到尾一直以立正的姿勢守護在小男孩的身邊,一直等到救護車來,當醫護人員抬走小男孩的屍體時,他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真的超感動……看到電影中的這些鏡頭,不禁讓人潸然淚下……波士頓堅強!!
當《恐襲波士頓》電影放映結束的時候,最後那幾張笑臉的時間、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13年4月15日,遇難死亡的三個人當中,其中有個華裔女孩,她叫呂令子,這個89後姑娘是瀋陽人。
呂令子她是美國波士頓大學中國留學生,在2013年4月,她與同學一道觀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沒想到卻在突發的波士頓爆炸事件中不幸遇難身亡,可憐的姑娘,就這麼離開了,真的好可惜。
在2013年4月18日,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前往波士頓,出席呂令子的追思會,就在當天,美國波士頓大學為了紀念在波士頓爆炸案中遇難的中國女留學生,還設立了以呂令子的名字命名的「呂令子獎學金」。
雖然,從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發生到今天,已經四年多過去了,但我還是想在此刻,緬懷逝者,緬懷呂令子小姐姐,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或許,人們只有在遇到重大變故時,才會感受到愛情和親情是有多麼重要。
呂令子
雖然《恐襲波士頓》是美國主旋律電影,但反恐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所以說,反恐題材的電影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恐怖主義離我們並不遠。
看完《恐襲波士頓》,再想想今年10月1日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發生的重大槍擊案,以及最近的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遇害事件,突然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在中國,長在這片土地真好。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音樂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