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紅霞(化名)口述整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紅霞年近六旬,所住的是個老舊小區,統共也沒幾戶人,這些年走的走,搬的搬,小區裡只剩不多的幾戶老鄰居,其中比她大20來歲的李大姐(化名)最讓她牽掛。
「李大姐和我在這個老小區住了十多年,為人和善,老兩口待人寬厚,這些年來我們關係一直挺好,李大姐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如今都成家立業,她和老伴給小兒子看孩子,上下學接送,風雨無阻。」
由於接觸的多,紅霞得知李大姐的大兒子一直在外地居住,小兒子在縣城打工,女兒離得比較近,但由於小兒子是個「混不吝」,女兒也很少過來。「李大姐的小兒子不爭氣,知道老人有退休工資,隔一段時間就要回來和老人要錢。」
網絡圖片
紅霞記得很清楚,多年前,大兒子替母親打抱不平,卻被小兒子毆打,鬧得小區裡人盡皆知,從那以後,小兒子就在房子安裝了監控視頻,不讓其他人進去,「我聽李大姐說,當時買房的時候,小兒子也出了一半錢,所以房子在小兒子名下。」
前一段時間,李大姐的老伴因病去世,住院期間都是李大姐和女兒在伺候,大兒子離得遠,小兒子只在臨終前來過一次。「老伴去世後,李大姐的日子過得愈發艱難,小兒子動不動就回來要錢,李大姐不願意給,小兒子就會大鬧一場。」
紅霞說,有一次小兒子回家大鬧,不小心將一面鏡子打破,害怕鏡子扎到小孩,就清理玻璃渣子,「她兒子下樓後李大姐才跑出來向我們哭訴。」紅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是家庭內部矛盾,大家也沒有辦法,只好勸解一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網絡圖片
「眼瞅著年關將至,李大姐的小兒子又來鬧事,這次沒要上錢直接將李大姐趕出去了,並在門上貼著此房出售的信息。」紅霞十分牽掛李大姐,但自己又心有餘而力不足,「老話說,十月的兔子都不離窩,更何況這寒冬臘月的,讓一個八旬老人可怎麼活呢。」
常言道,百財不入因虧妻,百事不順因虧孝,紅霞覺得這句說的非常有道理,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那天,贍養老人也是子女的責任與義務,但願每位老人都能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