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的出處:「奶頭樂」真是布熱津斯基提出的?
在中文世界介紹「奶頭樂理論」的文章中,最有影響力的一篇應該是吳曉波於2017年6月撰寫的。
吳曉波稱:「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其中包括喬治·布希、柴契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上,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屆時,有可能會發生馬克思在100年前所謂的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
吳曉波繼續寫道:「布熱津斯基表示,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推出一個全新的戰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
在中文世界中能找到的最早的關於「奶頭樂」的敘述出自作者俞力工。
俞力工對信息出處的說法非常模糊,只說「筆者憶及」。到底是他自己親自參加了這個大會,聽到了布熱津斯基這麼說,還是他印象中聽別人說過這件事?我們無從得知。
在英文世界中,暫時沒有任何一家具備公信力的英文媒體、機構網站、學術期刊提到過布熱津斯基的這一「理論」。我們更是無法找到布熱津斯基本人對這一「理論」的任何表態。
在谷歌搜索tittytainment這個詞,出來的結果大多是中文或德文的。原來,最早介紹這一「理論」的,是兩名德國記者漢斯-彼得⋅馬丁和哈拉爾特⋅舒曼。據說,當時他們得以參加在美國舊金山的費爾蒙特酒店舉行的這場會議。會後,他們將見聞寫在了《全球化陷阱(Die Globalisierungsfalle: Der Angriff auf Demokratie und Wohlstand)》一書中。
據說,布熱津斯基的「奶頭樂理論」就來自這本書。但即便這本書中確實有此記錄,它也僅僅是一例孤證。
根據搜索到的資料:這場於1995年9月底舉行的會議,名為「The State of the World Forum」,此後每年都舉行一次。會議官方網站介紹中確實提到,布熱津斯基是此前會議的參加者。但介紹中還提到:會議和全球多家媒體達成了合作。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只有兩個德國記者才能參加的閉門會議。
來自CNN的一條新聞甚至顯示:1995年的會議上一場發生在國際領導人之間的對談,是由CNN主持人主持的,而且在CNN直播。
如果這是一場全球主流媒體公開報導的會議,為什麼只有德國的兩個記者記錄下了布熱津斯基的「奶頭樂理論」?或許只有一個可能:在公開會議之外,有一場閉門小會,精英們在閉門小會上吐露了真跡。可是,為什麼這場閉門小會偏偏邀請了兩名德國記者參加?
疑點太多,可信的證據太少。這也是為什麼在維基百科英文版上找不到「tittytainment」的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