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日報:專職鏟屎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說到一些當紅的動漫番組或者流行的二次元話題時,總有一些其實不是很了解的人裝作自己很懂的樣子。最近就有日本的社會學者表示,現在在年輕人之間盛行一種自稱「宅宅」的現象,這群人被稱做假御宅族(エセオタク)。
其實他們這些自稱宅的人其實對該領域的了解並不深,只是看到最近有哪些很紅的話題就跟風。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凸顯自己混入別人的圈子中,他們並不是真的OTAKU而只是把「宅」當成一種交朋友的工具。有些年輕人就表示:在做自我介紹時如果只用喜歡某某事物這樣的說話就顯得太沒特色了,只有自稱「宅」才能夠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就跟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稱作自己「宅男宅女」一樣,這個詞在中國似乎已經變味,好像你只要呆在家裡面不出門就可以說自己是「宅」了。不過日本的這些「偽宅」還算好一點,他們雖然不會自己去詳細了解該領域的內容,但是他們會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來偽裝成自己很懂的樣子。
偽宅大法之一:在SNS帳號上傳相關的周邊商品等等等,藉此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宅宅。對於這樣的窮逼們也只能說,有錢了不起買買買也算是有所貢獻了,但那些盜圖的算是什麼事兒啊?
偽宅大法之二:下一些資訊app,上一些相關的新聞網站,比如暴走日報暴走日報暴走日報之類的\(^ω^\)雖然對於沒有時間的人來說這是獲取資訊的方式,但是只看過別人隻言片語而不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作品的精彩怎麼說還是差一些吧?比如一些偶像宅其實從來沒買過偶像的一張CD去看過一次演唱會之類的。
偽宅大法之三:聖地巡禮照。有一些提前不用做功課也能玩得很開心的聖地巡禮APP,跟同樣是宅的人一起去也不會暴露了!不過除了讓人感嘆現在除了盜圖PS之外,還有專門讓大家偽裝自己去了當地的APP咧。
雖然說近年來御宅族的定義似乎越來越寬鬆,似乎也無法從收集相關物品的數量和知識量的多少來判斷出對方是真宅還是偽宅了。不過如果不是找同好,只是為了交朋友的話,也沒必要偽裝自己啦,大家聊得來自然不就成朋友了嗎,非要遷就對方的話題最後也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啦。
不過熱愛某個領域到真的收集了很多相關物品,甚至參與活動,自己還進行同人創作之類的,鏟屎官我個人是覺得不用懷疑這就是宅啦,不過也不要以什麼固定標準去衡量交朋友的類型比較好,在我們日報編輯部,雖然我看動畫片大臉俠看國產爛片圍欄玩遊戲Jesscia看日劇美劇長袖看好萊塢電影天然卷愛做美食零小蠍愛講娛樂八卦邢捕頭喜聊IT而小香帥分享番號和種子,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成為相親相愛的日報遍基部啊(*´∇`*)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回復「1204」看一看吧~
郭富城連發微博秀恩愛,葉璇調侃與郭富城同被「下降頭」很幸福?!戳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