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啦——。細雨伴著料峭春寒,頻入茶鄉來,日子挨到歲末,內心大聲一喊,喊掉年的冷颼颼,再伸手一抓,抓來年的紅豔豔,然後,取茶一泡,泡出年的暖洋洋!一縷濃濃茶香,對於處在山海閩南的安溪人,無論如何,是必須的。而這一縷茶香,要從賀正開始。
大年三十晚上,守歲的一家老小或圍桌豪飲,或圍爐傾談,近些年就是圍電視看春晚,再近些年就是圍室玩手機、搶紅包。窗外,鞭炮聲此起彼伏,伴著的星點紅綠閃光,蕩漾在窗門上,消失在門內通明的燈光中。這當兒,會有大人或小孩,左一串,右一串地,拎出些炮子炮孫,迎合著,弄出點年夜的喜慶聲勢來!大廳堂臺階上正中,沿著高高橫梁垂掛著的天公燈下,一張八仙桌畢恭畢敬,公豆、寸棗、桔紅糕等擺前,一個專用茶瓷壺,三個茶瓷杯,一年當中最好的茶芯,早已丁當入甌!
當時針分針秒鐘齊刷刷指向零點整了,提前備下的開水壺呼呼生風,敞開如龍壺嘴,滾燙的水和汽,徐徐傾入茶瓷壺內。茶芯如花蕊撐開花瓣,一邊不住地肥厚起來,一邊不住地釋香出來!一點茶,二點茶,三點茶!茶瓷壺隨手腕騰空來來回回盤旋,將無邊茶色巡入三隻茶瓷杯之中!
主人家雙腳併攏,雙手合十,站到八仙桌後面,在悠悠茶香裡,對著天宮燈,對著閩南古厝上下落左右過水房圍出的四角天空,道出賀正的敬語和祈求!而此時,門外炮仗格外閃爍、炮仗聲格外驚聽動地!
儘管炮仗再亮,響聲再強,可是沒有一縷茶香上達天庭表虔敬,似乎新年就少了開場白,少了跟天公「話家常」的信號。賀正茶泡過,這新年,才算真真正正迎過來!泡過賀正茶,「招待」天公禮畢,有心的主人家,還要招呼一家老小合攏,將留有餘香的賀正茶,勻入平時待客用的甌蓋碗,擺出整套茶具茶器,一家人圍著一起分享這般新年的「新好韻」!
普通人家賀正,寺廟也要賀正,在閩南安溪山區長坑鄉南鬥村的監宮內,駐廟主持按照禮儀,備好清香清果品,同樣泡開三杯清茶,於賀正準點之際,禮敬頭頂的天公,供奉寺內的宋帝趙昺、民族英雄文天祥、海國孤忠陸秀夫三位聖王,並且還要搖晃籤詩筒,佔詢新一年度的境運、人運、作物運,特別要點到茶運!然後用一張紅紙寫出來,貼到廟門石柱上,供賀正茶禮過後,接踵而至的信徒前來,對照事人、事物、事茶,開始新年的勞作生息。
茶運綿長,氣象更新!千百年來,茶鄉人,年年泡茶敬天公,歲歲祈得「好韻」來。也確實,西坪鐵觀音,虎邱黃金桂、蘆田梅佔茶,大坪毛蟹茶,長坑大葉烏……名茶名種紛紛源出安溪,韻動全球,讓茶鄉人的碗底不斷富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