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氣:多雲 溫度:12~22℃
近日,網友「崖山夫」
在諸暨在線百姓論壇發帖反映
山下湖鎮的垃圾中轉站轉運不及時
僅有一臺垃圾壓縮機工作,效率不高
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隨後,山下湖鎮發言人回復網友表示,目前山下湖鎮一天的垃圾量一臺機器處理已經夠用。
10月8日,有網友在原帖下上傳垃圾轉運站內圖片,垃圾已堆至四周圍牆高。
既然一臺機器可以處理一天的垃圾量,那麼為何還會存在垃圾堆積現象呢?10月21日政民e線直通車記者前往現場查看情況。
上午9點左右,記者來到諸湄線上的山下湖鎮垃圾中轉站,走到中轉站門口,記者就聞到了一股腐臭味。
走進垃圾中轉站內可以看到,正對中轉站大門的是一幢近兩層樓高的封閉式建築,該建築有兩扇捲簾門,每扇捲簾門背後都有一個坑位,但現場僅有一臺垃圾壓縮機。
記者到時,壓縮機內的垃圾壓縮完畢,正等待環衛集團轉運車輛前來接收。壓縮機表面鏽跡斑斑,壓縮產生的汙水從箱籠中滲出,滴落在地面上,四周蚊蠅飛舞。網友反映的垃圾堆放處,並未發現堆積現象,而是停放著幾輛運送垃圾的電動三輪車。
一輛裝滿垃圾的中型貨車正停在空地上,等待壓縮機內的垃圾清運走後,才能將車上的垃圾倒入壓縮機內。這位貨車司機告訴記者:「垃圾壓縮機經常壞,壞了之後垃圾就堆在空地上。清運車來得也慢,我們這些運垃圾的車就經常要等。」
「我們6點多把垃圾送過來,然後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輪到我們,再把垃圾倒到壓縮機裡,等的時候那些車把整個中轉站都擠滿。」一位騎著三輪車將村子裡收集來的垃圾運送過來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
記者也從一位自稱是中轉站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站內壓縮機將垃圾壓縮成「一餅」需要一小時,前來裝載壓縮垃圾的環衛集團清運車則是間隔一個半小時來一次,而每次需要裝走「一餅半」的垃圾。
記者觀察的這段時間內,正遇上環衛集團清運車前來轉運壓縮垃圾,將壓縮垃圾從壓縮機箱推至清運車箱花費時間較短,但存在部分垃圾從兩者空隙間掉落的現象,工作人員將掉落的垃圾重新倒回壓縮機內。在記者離開之前,清運車仍舊停留在中轉站內,據了解還需等待另外「半餅」的垃圾壓縮結束。
記者也就此事詢問了山下湖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山下湖鎮一天的垃圾量一臺機器已經足夠處理,之前垃圾堆積是因為壓縮機故障,當時也聯繫了廠家維修,返修期間滯留的垃圾也通知環衛集團組織清運。
——end——
來源:政民e線
編輯: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