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變化明顯,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這種在傳統觀念裡只有老年人才患的疾病,正越來越年輕化。
現今的「80後」、「70後」,在工作中身擔重任,是企業的中流砥柱,工作時間長,此外還有「根本停不下來」的應酬,再加上熬夜、焦慮的生活,重大疾病慢慢地向他們靠近。
2020保險消費指數報告顯示,以金融知識儲備和風險意識為基礎,從投保人年齡來看年輕化趨勢顯著,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當代中青年人群出險率最高的重疾,熬夜、飲食不均衡、運動少、壓力大、吸菸等都是危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面對心腦血管疾病「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的潛在威脅,加強「對症」的疾病預防以及保險保障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為心腦血管健康「上保險」
在保險保障方面,目前可為心腦血管疾病提供較高保障的險種主要有重疾險、報銷型醫療型及心腦血管疾病專項保險產品三大類。
重疾險具有「確診即可獲賠」的給付保障功能。也就是說,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立即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由於重疾險無需憑票報銷,因此也不存在一時資金緊張無法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等問題,能有效為心腦血管重疾患者在早期治療中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稱得上是有效轉嫁重大心腦血管重疾以及其它常見大病財務風險的理想選擇。
心腦血管疾病專項保險這一類產品比重疾險而言更具「專屬性」,保障範圍通常涵蓋急性心梗、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數十種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被保險人如確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對應心腦血管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保險公司均會按照合同約定一次性給付約定數額的保險金,與重疾險一樣無需發票報銷,不與社保衝突。
而想要留存重疾險、心腦血管疾病專項保險的理賠用於後期康復、誤工損失等其他方面的補償。這時候,不對病種進行分類限制、不限社保的高槓桿百萬醫療報銷型產品就能較為全面地進一步「補漏」。
45歲以上體檢建議檢查腦血管
小編提醒大家,保險歸根結底是起到財務補償作用。如果想要將自己與家人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降到最低,還需要特別注意除保險外的日常的防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堅持定期體檢的習慣。
另外,專家建議45歲以上的人在體檢時,加上腦血管功能的相關檢測,有助於在出現症狀前,及時發現腦血管病。如做頸動脈彩色超聲檢查,看看有沒有頸動脈狹窄或斑塊;做頭頸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則能夠整體詳細地評估血管的狀況等。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權聲明,如果原文沒有版權聲明,按照目前網際網路開放的原則,我們將在不通知作者的情況下,轉載文章;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或者作者不想讓我們轉載您的文章,煩請留言告知,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多維APP
保險從業者的進化導航
與浩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