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這樣說,一片譁然!

2021-02-15 南方都市報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在一場競選集會上公然宣稱,美國的醫護人員在誇大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以獲取金錢利益。對此美國醫學協會近日回應稱,一線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搶救人的生命,川普的言論完全是充滿「惡意的、不可接受的」。進入秋冬季以來,美國新冠肺炎的新增病例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均屢創新高。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1月1日,美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達918萬,死亡人數達8.2萬。面對激增的數據,美國政府和川普不僅不正視,反而試圖甩鍋醫護人員。當地時間10月30日,川普在密西根州沃特福德市的一場競選活動上稱,美國新冠肺炎的數據是被醫護人員高估了,而目的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如果有人死於新冠肺炎,我們的醫生能獲得更多的錢。我們的醫生都很『聰明』。」川普在競選集會上說。川普還抱怨,美國把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新冠肺炎死者的死因都歸於新冠肺炎,「在其他一些國家,心臟病患者或者癌症患者死了,醫生說這些患者死於心臟病或癌症。而在美國,醫生說他們都是死於新冠肺炎」。川普還聲稱,每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可以給醫生帶來2000美元的收入。川普的言論引得美國的醫護人員一片譁然。美國醫學協會在沒有點名川普的情況下譴責了所謂的醫生誇大新冠肺炎患者數量的說法,並指出這些謠言是「惡意的、可恥的,有誤導性」。美國醫學協會主席蘇珊·貝利博士隨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美國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醫生、護士和一線工作人員在冒著生命危險來治療病人,試圖戰勝致命的病毒。貝利還指出,一些慢性病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即使仍然最後死於某種慢性病,但新冠病毒也對他的健康產生了影響,因此也應該把死因歸為新冠肺炎。另據美國疾控中心負責死亡率統計的主任鮑勃·安德森表示,目前涉及到新冠病毒的死亡病例中,最終有92%的病例死因被歸於新冠肺炎。

* 南方都市報(nddaily)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送出兩套《尋找古詩之美》(三冊)。這套書專為6—12歲的孩子量身打造。選詩範圍上起《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下迄清末的龔自珍、蘇曼殊,其中又以唐詩宋詩為主體。從中精心挑選適合孩子讀的詩,配備註音、詞解、詩解、詩人介紹以及詩詞典故等版塊,還為每首詩搭配了清醒自然的彩墨畫和專業的配樂詩朗誦,充分讓孩子沉浸在古詩詞的美與韻味中。戳連結,查看參與方式。

點擊上圖,7.9折

相關焦點

  • 中英矛盾進一步加深,公布BNO籤證政策細則,國際一片譁然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全球熱文看點」,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
  • 川普證實伊拉克戰爭師出無名,為薩達姆喊冤
    而美國總統川普在其中是負有主要責任,是他的決策讓美國疫情不斷蔓延直到失控。同時也是他用武力鎮壓手段來對待騷亂,讓這場騷亂禍及全美。川普為其政治前途考慮川普在災難面前想到的不是美國民眾的安危,而是自己的政治前途。現如今應疫情已經死亡超過10萬人,其對疫情的不重視,讓他應該對這10萬人的死亡負責。
  • 川普迎來一記重錘!美媒向全世界曝光猛料:川普有秘密藏在中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鐵馬戰戈」,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熱點】川普病情最新進展曝光!白宮醫生這樣說!
    當地時間4日上午,美國白宮總統醫生肖恩·康利承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國總統川普曾因高燒和血氧飽和度下降吸氧和使用激素類藥物地塞米松。此前,該醫生曾堅稱川普未曾吸氧。  川普曾吸氧和使用激素類藥物  美國東部時間4日上午,白宮總統醫生團隊召開發布會。
  • 川普拿中國當「替罪羊」,英美各界譁然:不能落入某些人的圈套!
    《紐約時報》周四指出,川普「正在無視日益高漲的、稱(該說法)是種族主義和反華的批評」。文體界名人紛紛站出來批評川普。周四出版的英國《衛報》說:「美國的極右勢力處理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方式與其他事件大體相同:散布虛假信息、搞陰謀論和找替罪羊。
  • 終於正面交手了,拜登這次竟然撿到槍,川普大選亮起紅燈
    現任總統川普、前任幹將拜登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來為自己爭取更高分。這一次,究竟誰會成為大贏家呢?首場電視辯論正式開打,川普、拜登前戲十足當地時間9月29日晚9點,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辯論賽正式開打。按照流程,本次辯論將會進行90分鐘,中間沒有任何商業廣告。
  • 【域外】川普能成美國總統?離譜言論引政治風暴
    12月7日,競爭共和黨陣營
  • 川普:永不退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鄭永年:川普將把美國帶向何處?
    ▲鄭永年:時勢造英雄,川普是時勢的產物文丨鄭永年  美國大選結果終於出爐,川普贏得了選舉。實際上,川普在今年美國大選中的意外崛起,令美國(甚至整個西方)精英階層一片愕然。當川普剛剛開始加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競選時,沒有人認為他是認真的;之後川普一次又一次地闖關向前推進時,也沒有多少美國精英相信,川普可以走到今天的這一步。當他們意識到今天的川普已經勢不可擋時,才醒悟過來,意識到美國民主竟然也能產生這樣一個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候選人。  問:川普贏得美國大選後英美輿論一片譁然,您對這個結果感到意外嗎?
  • 川普一個日期說漏嘴,美國人秒懂
    15日在白宮玫瑰園召開記者會,美國總統川普談及該國正加速研製新冠病毒疫苗計劃之前,透露了這樣一則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那段時間,談及相關話題,川普一直在公眾面前淡化這種病毒的威脅。而川普15日的這番言論也「惹怒」不少美國網友,有人質問稱,既然早就開始研製疫苗,聯邦政府為什麼不早早地採取相關行動?
  • 很突然,川普在這問題上180度大轉彎了!
    《紐約郵報》特別點出,這是川普當上總統後,第一次公開評論斯諾登。在談到斯諾登之前,他重複了以前的指控,歐巴馬和拜登對川普陣營進行監聽,blablablabla。一些採訪細節很有意思。「斯諾登是他們談論的人之一。他們談論很多人,但他肯定是他們談論的人之一,」川普周四(13日)說。
  • 川普說的「it is what it is」,為什麼遭人吐槽?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採訪中再爆「金句」,一句「It is what it is」(情況就是這樣)引發廣泛吐槽。
  • 他說,川普「精神錯亂」!
    這則長達30秒的廣告中稱,美國總統川普「在一個他不想面對的民主黨人身上撒了謊」,以此回擊川普被曝出曾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要求其對拜登的兒子進行調查一事。廣告中,旁白稱川普在拜登的問題上撒謊,並播出了拜登本周在內華達州發表演講的視頻,在演講中,拜登對川普的「電話門」事件做出了回應。在廣告中,拜登說:「現在,他由於擔心大選,而變得更加精神錯亂」「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展競選。他認為這種戰術可以讓他選擇對手,讓他只需面對自己認為可以擊敗的候選人。」拜登補充說:「我們不會讓川普選擇民主黨競選人。」
  • 圍觀 | 川普的握手神功,居然就這樣被破了……
    縱觀全球,握手神功第一、眾望所歸的肯定是川普。特式握手神功,大致有兩招:最後的結果,至少在握手氣場上,川普完全佔據上風,充分展現了自己是一個強勢領導人的風採。譬如安倍,川普只使出了區區第一招,就足以讓安倍刻骨銘心一輩子。
  • 澳洲聯邦銀行被控參與洗錢和恐怖活動,股價暴跌,海內外一片譁然...
    等於說,每人每天可以在IDMs上存款的總數額是不會被限制的,這為非法的洗錢活動提供了相當大的可乘之機!
  • 中方真沒興趣,川普卻津津有味還在說!
    大選在即,川普甩鍋外國的做法越來越頻繁了。美國福克斯新聞11日報導稱,川普當天接受其節目訪問時加大抨擊「郵寄投票」的做法。他警告說,郵寄投票是場「災難」,因為據他所謂「預測」:中國和俄羅斯將「霸佔大量選票」。不過,他的這番「戲碼」很快被一些美國網友「識破」了。
  • 川普又說大實話,美軍:我太難了
    「打擊恐怖組織」,但川普的大實話,總讓他們的辯解力不從心。」視頻在這裡↓視頻來源:環球時報三缺二視頻組(英國《衛報》報導原文截圖)早在11月1日,《華盛頓郵報》就曾刊登了川普回應駐敘美軍情況的視頻,在視頻裡,川普說:「我們非常想把咱們的士兵們接回家,但我們留了些兵力在那
  • 川普猛批Ardern「丟人」,為了連任才防疫?真相竟然是這樣……
    這篇文章稱「美國總統川普18日對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在紐西蘭大選中獲得的壓倒性勝利進行攻擊,對阿德恩為了連任而成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指責其『不正當、受人操弄』。」文章說「川普在威斯康星州舉行的一個集會上發表講話,稱阿德恩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來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紐西蘭的影響,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骯髒政治舉動』。」
  • 譁然!南寧周立齊「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當南寧一電動車公司老闆
    這消息一出,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說周立齊這個人,可能還有人不知道是誰;但是,要說這輩子不可能打工者,相信許多人都知道。沒錯!那個曾因偷盜而多次入獄,聲稱不可能打工的人做老闆了。周立齊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到:「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進看守所感覺像回家一樣。在看守所裡的感覺比家裡感覺好多了,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裡面」。
  • 票還在開,川普:坦白說,我們已經贏了
    綜合福克斯新聞等美媒消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於美國時間4日凌晨2時30分(北京時間4日15時30分)許在白宮東廳發表講話。川普發表講話。 在講話中,川普指責民主黨試圖「剝奪」他的支持者的權利。「我們不會支持的。」川普繼續說:「很明顯,我們贏了喬治亞州。」「他們追不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