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開學延期,讓不少家長忙得團團轉,一方面是擔心孩子的學習進度跟不上,另一方面生怕孩子宅在家裡會遇到一些安全隱患。
這不,就在上周,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一個1歲8個月大的小林,因持續嘔吐腹瀉被送到醫院治療,而診斷的結果卻讓孩子的家長很是後怕。
4日下午,記者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病房見到了1歲8個月大的小林,經過醫生搶救,他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
小林的媽媽李女士告訴記者,2月21日因為持續腹瀉和嘔吐,她將小林送到了當地醫院進行治療,醫生通過腹部X線檢查,在小林的胃裡發現了兩個球狀異物。
如果是吃錯東西進入胃部,又兩個連在一起,應該是巴克球,因為他哥哥玩過,弟弟吃進去,根本都不懂。
巴克球是一種帶有磁性的鋼珠玩具,小林轉院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經過近1小時的緊張手術,這兩顆直徑約0.5釐米的「磁珠」終於被取了出來,但「磁珠」附近的胃黏膜已經出現了凹陷性潰瘍。
醫生告訴記者,他們醫院一年接診誤吞異物的兒童病例有數十起,「磁珠」、紐扣電池等物品雖不常見,但危害性卻很大。
因為有的病人會出現穿孔或者是吞服的異物特別難取,那這個時候就要進行手術治療,對這個孩子的傷害就很大了,所以還是建議所有的家長要把你的孩子看護好,而且要把所有的這些可能會被吞服的小物件收納起來。
疫情之下,兒童宅家的安全問題確實不容忽視,除了吞咽異物外,碰撞傷以及跌墜傷也是兒童會發生的意外,監護人不要在陽臺或者窗臺放置可供兒童攀爬的物品;尖銳的家具,剪刀、菜刀等物品要妥善處理;家中的電器、排插也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並且最好配備兒童電源防護蓋。
此外,針對防疫期間,不少市民家中囤積類似84消毒液等含有酒精的物品,消防人員特別提醒大家,這些可燃物,不能靠近火源,也不要放在兒童容易接觸到的地方。消防員的試驗視頻↓↓↓
平時使用噴壺灑酒精進行消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要遠離明火!來源:「廣西新聞頻道」微信公眾號
微信合作、洽談請聯繫:17307722632(微信);領獎、諮詢請聯繫:0772-530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