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小池在線」免費訂閱!
近日受持續降雨天氣影響,今年新建而成的東堰口水庫一度達到最高水位124.88米。為確保水庫防洪安全,水庫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密切跟蹤監測大壩動態,在汛期實現了水庫當年建成當年受益的目標。
7月10號,當記者來到東堰口水庫時看到,隨著近兩日天氣逐漸轉晴,壩頂的溢洪道水量相比前幾日已有明顯減少。但水庫工作人員絲毫沒有放鬆值班值守力度,原有的工程在建人員依然嚴格執行24小時在崗巡查制度,分別在每天8點、12點、16點對庫區水位進行測量,如遇高水位、庫水位驟變、特大暴雨天氣等特殊情況,水庫會根據需要,按照每0.5-1.0小時的間隔標準增加測量頻率,保證壩體運行正常。作為我縣目前工程最複雜、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水庫,大壩遍布著11個監測位移點,同時還在壩頂、壩身、壩底安裝了三套最先進的垂線裝置,水庫工作人員採用人工和機器相結合的方式對大壩的行洪狀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監測,確保測量數據精確無誤。
東堰口水庫總工程師葉留根說:「這是我們大壩上的兩個監測點,這是垂直位移(監測點)、這是水平位移(監測點),垂直位移(點)是監測大壩上下的變化,水平位移是監測大壩上下遊的變化,目前我們的監測可以精確到0.01毫米,整個大壩都在安全運行之中。」
據悉,東堰口水庫於今年5月12日正式下閘蓄水,6月27日下午4點22分達到正常蓄水位124米,溢洪道開始洩洪,7月6日下午5點水庫達最高水位124.88米,溢洪道洩洪水深0.88米,下洩流量33.4立方米每秒。水庫洩洪前24小時,水庫管理方會根據監測結果,第一時間向防汛指揮部和縣政府報告有關情況,以便其按防汛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向下遊區域預警。水庫負責人告訴記者,水庫今年初次蓄水就達到滿庫運行狀態,通過水庫攔水調峰,最大下洩流量僅有33.4立方米每秒,比水庫建成之前要減小50%以上,取得了「當年建成、當年受益」的成效,減小了黑河和花園圩的防洪壓力,對下遊白沙河安全度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太湖新聞網
他25歲當市長,32歲升至省長,一路驚心動魄九死一生!
官場爭鋒:9年間從副縣長到副省長!他親授晉升經歷:人生如何才能「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