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臺青醫師謝國群 抗疫大作為

2021-02-23 U臺說

謝國群(左)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發燒門診值守。(新華社資料照)

 

「中醫藥是兩岸共同的瑰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發揮積極作用,也將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大有作為。」臺灣青年醫生謝國群近日在上海市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

 

新華社報導,這是謝國群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以來,首次參加大會發言。謝國群生於1977年,老家是臺灣彰化,年少時按照父親心願,到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我父輩懷著體育夢,讓我來上海『安家』練習桌球。隨著年齡增長,我自己選擇了攻讀中醫內科,要實現中醫夢。」

 

疫情初起時,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與上海其他三級甲等醫院相似,迅速啟動發燒門診篩查及病人留觀。消化內科醫生謝國群主動請纓,到發燒門診值守。

 

2020年3月,在臺盟上海市委、上海中醫藥大學等支持下,謝國群獲得到寶山區衛健委擔任副主任的掛職機會,專門負責區內中醫藥標準化和服務升級工作。

 

「起初以為不難,既然有臨床經驗,再去負責衛生健康的行政管理工作,應駕輕就熟,但其實不輕鬆,一切都從頭學起。」謝國群說。

 

對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一直情有獨鍾的謝國群,連續多年在上海市政協提出建議,今年還在市政協的大會發言中,把從基層掛職獲得的新見聞、新理念融入進去。

 

為了準備今年的大會發言,他事前花大力氣進行調研,對兩岸青年醫師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提出若干建議,還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希望大陸中醫藥管理部門進一步開放港澳臺地區青年醫生參與大陸中醫藥領域相關人才選拔和評獎。

 

他說,大陸的「31條措施」已對此做了一些開放,已有臺籍中醫人才去年獲評「青年岐黃學者」,引起關注。「希望兩岸中醫藥人才攜手努力,讓中醫藥更好造福兩岸人民。」

 

相關焦點

  • 焦點│東莞黃江臺安門診開幕 4臺籍醫師入駐
    樊德平/攝影 東莞黃江臺安門診昨天開幕,四名臺籍醫師入駐,引進臺灣醫療模式,服務臺商及在地民眾。創辦人陳月蘭表示,20年前她將奶奶接來大陸照顧,深受就醫不便的困擾,當時就發願要成立臺灣門診,「我的理念就是要有好醫術、好醫德,要給大家優良、有尊嚴的醫療門診。」
  • 焦點│歌手變牙醫 許君豪創辦臺客搖滾
    四川臺青許君豪,從偶像歌手轉行到牙醫。
  • 焦點​│2臺青杭州創業 迎戰世界級競爭
    周百祥指出,從去年國臺辦公布31條措施,接著浙江公布76條意見,到今年11月4日公布26條措施,給在大陸創業的臺青有了立足點平等,例如有同等資格可以參加動漫文創比賽、也可申請創業基金補助。 周百祥還提到,受惠於去年浙江還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中「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機制,他申請居住證也只跑了一趟就辦下來。
  • 健康│多看綠色物體舒緩眼睛?眼科醫告訴你3大NG保健行為
    諮詢專家/專科學會理事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特約醫師 王孟祺許多人每天在工作中使用電腦作業
  • ​焦點│山珍海味碰撞 串起滇臺情緣
    來自臺灣的張倍榮(左)與妻子王暉(右)在昆臺美食交流活動展臺烤製臺灣香腸。
  • ​焦點│鴻海深圳廠復工 自製口罩生產線首曝光
    圖/今日海峽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鴻海集團在大陸有30多個園區和近百萬員工,深圳龍華科技園首次導入的口罩生產線,以及有序復工復產首度曝光。圖/今日海峽 在自製口罩鴻海又進一步嘗試自製口罩生產機,目前第一臺自行組裝的口罩機也即將完工投入測試,李軍旗表示,透過跟一些設備廠商合作,以企業上下遊聯動的做法,正在加快設備自製。
  • 打贏抗「疫」阻擊戰,舒城青創在行動!!
    何宏輝、童大春、沈子剛、張海峰、石應發、宣時良、朱金春、李娟、龔乃慶、餘燕生、李善玉、倪壽明、張冰冰、盧海波、王院生、費金虎、葉濤、俞森、徐海峰、王義寶、李從楊、汪霞、闕仕懷、鍾勇、餘海洋、王光滿、潘俊、班文武、李立銀、童剛、周琴、江燕、王本純、吳皓、周林軍、陳世平、劉亮、孫長松、李豐磊等;各位協會家人,積極響應協會號召,伸出援手、奉獻愛心,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助力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相關工作,打贏防「疫「
  • 新田抗「疫」在農村|東山村:戰「疫」一線最美「父子兵」
    抗「疫」一線的鄭坤父子  「看著我父親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做疫情防控,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不能幹坐著。」說話的是鄭坤的兒子鄭鈞瑋,是一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大三學生。鄭鈞瑋每天天一亮便和父親一道走上抗「疫」一線,他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村口執勤,村裡專門配備了體溫檢測儀,對進出村人口鄭鈞瑋都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嚴格控制進村車輛。  疫情不滅,絕不收兵。
  • 致敬最美抗疫戰士,天森人!
    圖片來源:河北抗疫vlog疫情冷酷,人間有愛。1月6日,在大多數人響應政府號召,居家準備接受核酸檢測的同時,河北天森藥業集團的勇士們卻投入到防疫工作的前線中去。大疫面前,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新中社區衛生服務站,投身核酸檢測一線石家莊市橋西區新中社區衛生服務站,所有的員工全部上崗,打破原有的上班時間,24小時為周邊的小區居民們進行核酸檢測。
  • 白玉粉講述援鄂抗「疫」:想把最美好的都給他們
    4月7日,在完成援鄂抗「疫」任務後,抗「疫」英雄白玉粉回到馬關,我們的記者也第一時間對白玉粉進行了採訪,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英雄白玉粉親口講述援鄂抗「疫」的感動瞬間。抗「疫」英雄白玉粉在馬關人民的期盼中回到了家鄉馬關,迎接的市民、同行、同事都將最美的鮮花和掌聲送給了這位抗「疫」戰士。
  • ​短評│小明恨無淳兒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連日神隱,外界擔心他受醫生兒子疫期出遊的牽累,愛臺人士聲援辯護,強調「父不擔子過」。網民被帶風向,本來熱議出境禁令的執行公平性,現在歪樓擔心起張上淳的職位。結果,淳兒醫師還是靠老爸滅火解圍。 兒子惹事的不止張上淳,指揮官陳時中也被兒子拖下水。
  • 抗疫先鋒|陳友:退伍不褪色 抗疫顯擔當
    市郵政分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陳友退伍不褪色,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堅守崗位、盡職擔當。
  • 【抗疫記事(35)】 劉定成:「南徵北戰」抗疫路
    範圍大、戰線長、「雙報到」黨員幹部少、防控難度大、任務特別重。劉定成值守的卡口管理著2個居民小組和1個小區,剛開始的時候只有6個人:3個社區幹部和3個「雙報到」人員。發放宣傳單(手冊)、社區人員摸排、全民測體溫、出入登記、勸返、紅色暖心服務……他很快熟練掌握了所有防控程序。
  • 黃修平:病倒在抗「疫」一線的大堝村村委會主任
    2月14日下午,塘湖鎮大堝村傳來令人心痛的消息:村委會主任黃修平同志因連日抗疫疲勞過度,在抗疫一線突然陷入昏迷,經縣人民醫院確診為腦血管破裂
  • 【LEC李老師】醫師開刀有刀品 手術氛圍百百種
    Unid=454604【人間福報 臺北訊】電視劇外科醫師替病人開刀繃緊神經、如履薄冰,現實情況醫師手術各有「刀品」;開刀聽音樂從搖滾、流行歌、民謠到古典樂,下刀前帶病人及團隊禱告,或僅主刀醫師開話題,曾有醫院為了訂出手術聽音樂傷腦筋,最後以病人安全為前提,尊重醫師「各有所好」。
  • 晉州公安:退伍不褪色 抗疫展風採
    晉州公安:退伍不褪色 抗疫展風採 2021-01-16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焦點│天津臺博會閉幕 電商交易6億元
    第10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7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昨天在梅江會展中心閉幕,期間達成採購意向1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電商交易達6億元
  •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2021-01-1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護這座城|石家莊市老年大學師生「藝」起抗疫(六)
    作者:花鳥提高班   何麗則《抗疫後的春天》作者:花鳥提高班   何麗則《抗疫後的春天》疫火連華夏,同心抵萬金。中樞籌上策,鐵帚掃愁侵。高謙詩一首作者:史二柱老師作者:書法班  盧大娟
  • 曲陽疾控中心「援石」抗疫隊伍出發
    【大童保險諮詢服務】,守護您的美好生活······曲陽疾控中心「援石」抗疫隊伍出發疾控人再出徵    赴石家莊抗疫1月29日深夜,接到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令,我中心需派6名消殺隊員赴石家莊支援抗疫。疫情就是命令,我中心迅速立即組織,連夜選派消殺組成員田軍、付偉巖、李朋、範江濤、楊春輝、董曉輝6名專業人員,第一時間上報人員名單、通知人員集結待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