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群(左)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發燒門診值守。(新華社資料照)
「中醫藥是兩岸共同的瑰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發揮積極作用,也將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大有作為。」臺灣青年醫生謝國群近日在上海市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
新華社報導,這是謝國群擔任上海市政協委員以來,首次參加大會發言。謝國群生於1977年,老家是臺灣彰化,年少時按照父親心願,到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我父輩懷著體育夢,讓我來上海『安家』練習桌球。隨著年齡增長,我自己選擇了攻讀中醫內科,要實現中醫夢。」
疫情初起時,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與上海其他三級甲等醫院相似,迅速啟動發燒門診篩查及病人留觀。消化內科醫生謝國群主動請纓,到發燒門診值守。
2020年3月,在臺盟上海市委、上海中醫藥大學等支持下,謝國群獲得到寶山區衛健委擔任副主任的掛職機會,專門負責區內中醫藥標準化和服務升級工作。
「起初以為不難,既然有臨床經驗,再去負責衛生健康的行政管理工作,應駕輕就熟,但其實不輕鬆,一切都從頭學起。」謝國群說。
對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一直情有獨鍾的謝國群,連續多年在上海市政協提出建議,今年還在市政協的大會發言中,把從基層掛職獲得的新見聞、新理念融入進去。
為了準備今年的大會發言,他事前花大力氣進行調研,對兩岸青年醫師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提出若干建議,還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希望大陸中醫藥管理部門進一步開放港澳臺地區青年醫生參與大陸中醫藥領域相關人才選拔和評獎。
他說,大陸的「31條措施」已對此做了一些開放,已有臺籍中醫人才去年獲評「青年岐黃學者」,引起關注。「希望兩岸中醫藥人才攜手努力,讓中醫藥更好造福兩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