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東莞黃江臺安門診開幕 4臺籍醫師入駐

2021-02-13 U臺說

臺安門診創辦人陳月蘭。樊德平/攝影

 

東莞黃江臺安門診昨天開幕,四名臺籍醫師入駐,引進臺灣醫療模式,服務臺商及在地民眾。創辦人陳月蘭表示,20年前她將奶奶接來大陸照顧,深受就醫不便的困擾,當時就發願要成立臺灣門診,「我的理念就是要有好醫術、好醫德,要給大家優良、有尊嚴的醫療門診。」

現場視頻↓↓


陳月蘭是香山紙品董事長,已來大陸發展24年,公司不僅是沃爾瑪的認證工廠,幾乎聖誕燈行業廠家都找她合作。在事業有成之時,熱心公益的她也一直希望能為地方做更多貢獻,看到大家特別希望享受優質醫療服務,讓她決定跨行創辦臺安門診。

 

她表示,20年前,她將奶奶接來大陸照顧,身體有狀況時只能往大醫院跑,排隊、人多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她,另外,她也觀察到,許多臺商雖然長期在這發展,卻仍常自臺灣攜帶成藥,不敢在當地就醫,所以廿年前就發願待有能力時,要成立臺灣門診,引進臺灣醫療模式,服務臺商和在地居民。

 

陳月蘭2015年在深圳公明開了首家臺安門診,昨黃江臺安門診也正式啟用。她介紹,黃江臺安門診設有內科、外科、中醫科和皮膚科,共四位臺籍醫師看診。

 

開幕當日,皮膚科收到廣泛諮詢,皮膚科醫師林鈞儀仔細講解診間相關設備及器材。林鈞儀美國杜克大學碩士畢業,為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會員、亞洲抗衰老美容醫學醫學會會員,現任深圳、黃江臺安門診醫師,學經歷豐富。 

東莞黃江臺安門診內科醫師陳正豪。樊德平/攝影

 

內科醫師陳正豪來自嘉義,暨南大學碩士畢業,也已在大陸執醫三年,他表示,自己想來是看到當地社區醫院建設的前景,「中國大陸早期資源都集中大醫院,現在已陸續推動社區醫院建設,這一塊有極大發展可能,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擠到3甲醫院看病。」他也表示,希望門診服務能提供患者安靜、隱蔽的就醫需求,也要提供大家健康諮詢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東莞黃江臺安門診開幕,臺商嘉賓到場致賀。樊德平/攝影

相關焦點

  • 焦點│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門診 給老臺商依靠(內含視頻)
    ▼視頻請點擊東莞臺心醫院老年醫學科門診昨由執行院長謝瀛華領軍揭牌 臺心醫院老年醫學門診昨天正式揭牌。苗君平/攝影謝瀛華目前是北醫大附設醫院執行長,臺北醫學大學家庭醫學科主任,萬芳醫院原副院長,本月起借調東莞臺心醫院執行院長,促進兩岸醫療轉診,並與美國希望之城醫療中心建教合作。
  • 焦點​│臺青醫師謝國群 抗疫大作為
    謝國群(左)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發燒門診值守。
  • 關注│深圳健保門診 臺商看病首選
    苗君平/攝影 臺商門診醫護人員態度親切,醫技精湛,受大陸民眾歡迎;深圳健保門診本月在龍華新開一家新診所,採星級酒店裝潢設計,與大陸診所氣氛不同,病患就醫可有溫馨舒適的感覺。 健保門診創設於2007年元月,是深圳第一家臺商門診;院長林信德曾在臺灣嘉義醫院等地擔任醫生,也是臺灣急加護重症醫學會員。
  • 關注│東莞臺博會 黑鮪魚搶手
    特派記者林宸誼/攝影為期四天的2017第八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7日登場,重頭戲之一就是首次從臺灣空運來兩條巨型黑鮪魚,在現場切割銷售,掀起搶購熱潮;而苗慄縣吉祥物「貓裡喵」也現身會場,造型可愛又吸睛。「來、來、來。」
  • 微談健康│臉歪嘴斜…顏面神經失調 秋冬易發
  • 關注│福州臺協會25周年 致力服務臺胞
    福州坊巷花市開幕扌第二季「坊巷花市」28日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開幕,各種花卉盆景亮相千年古厝,吸引遊客。
  • 300多公斤臺灣黑鮪魚首次亮相東莞臺博會,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
    2017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博會」)9月7日至10日在東莞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東莞臺博會自2010年創辦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7屆。東莞臺博會是東莞和臺灣深化經貿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不僅彙聚了臺灣名品,展示了寶島風土人情和商業文化,更展現了兩岸合作交流的新成果。這次經過多方的努力協調,在本屆臺博會,參展商霆鎰企業有限公司特意把黑鮪(wei)魚從臺灣帶來現場。
  • 關注|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歡度廿周年校慶
    圖/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提供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昨天迎來創校廿周年校慶,今年校慶以「大愛厚德,卓越自強」為主題,感恩兩岸各界人士給予東莞臺校愛心捐贈以及祝福,讓這所充滿兩岸公益大愛精神的學校永續輝煌。 九○年代初期,大批臺商前往珠三角地區創業築夢,在衝刺事業之餘,也犧牲了健康與家庭關係。
  • 臺商情報│臺灣民俗文化節開幕 小吃飄香
    圖,中新社分享「比臉還大」的「轟炸大魷魚」、竄紅全臺的
  • 焦點│文博會「品臺中」 臺灣898攤位展活力
    廈門文博會昨開幕,大陸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前左一)與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前右二)參觀臺中館,由臺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
  • 關注│慈濟骨髓 首次捐東莞(內含視頻)
    記者苗君平/攝影 東莞市前晚首次迎來臺灣非血緣的配對骨髓,歷經卅四小時,兩千多公裡的路程,由慈濟志工分傳遞接,分秒必爭,將三份來自臺灣供血者的骨髓,千裡迢迢迢送至東莞臺心醫院,由院內的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中心立刻手術,雖然術後需一個月的觀察,但成功率都在90%以上。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特派記者郭玫君/攝影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今年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為主題,近百名、來自八校在廣東就讀和工作的兩岸師生,將赴東莞、韶關、佛山、江門、肇慶等地參訪臺資企業並與臺協座談。今年8月赴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任教的臺籍教師白乃遠,在臺有10年設計工作經驗。
  • 【LEC李老師】醫師開刀有刀品 手術氛圍百百種
    Unid=454604【人間福報 臺北訊】電視劇外科醫師替病人開刀繃緊神經、如履薄冰,現實情況醫師手術各有「刀品」;開刀聽音樂從搖滾、流行歌、民謠到古典樂,下刀前帶病人及團隊禱告,或僅主刀醫師開話題,曾有醫院為了訂出手術聽音樂傷腦筋,最後以病人安全為前提,尊重醫師「各有所好」。
  • 焦點│歌手變牙醫 許君豪創辦臺客搖滾
    四川臺青許君豪,從偶像歌手轉行到牙醫。
  • ​短評│小明恨無淳兒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連日神隱,外界擔心他受醫生兒子疫期出遊的牽累,愛臺人士聲援辯護,強調「父不擔子過」。網民被帶風向,本來熱議出境禁令的執行公平性,現在歪樓擔心起張上淳的職位。結果,淳兒醫師還是靠老爸滅火解圍。 兒子惹事的不止張上淳,指揮官陳時中也被兒子拖下水。
  • 健康│多看綠色物體舒緩眼睛?眼科醫告訴你3大NG保健行為
    諮詢專家/專科學會理事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特約醫師 王孟祺許多人每天在工作中使用電腦作業
  • 焦點│天津臺博會閉幕 電商交易6億元
    第10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7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昨天在梅江會展中心閉幕,期間達成採購意向1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電商交易達6億元
  • 我要去臺安趕赴一場盛宴
    臺安在線聯合臺安熱門餐廳在這即將過去的2016,迎接嶄新的2017,特舉行冬季美食節空前鉅惠回饋臺安老百姓!
  • 亞太健康赴臺灣臺安醫院觀摩學習,交流取經
    7月18日-19日,在亞太健康中山亞太醫院營運總經理楊銘灃帶隊下,由中山亞太醫院何豔君副院長等組成的代表團一行赴臺灣臺安醫院進行交流學習。楊銘灃總經理曾任港安醫院行政總裁、院長、執行董事及臺安醫院執行董事,安排此次交流之旅旨在讓亞太健康積極學習、吸取臺安醫院系統、先進、安全的管理及服務經驗。
  • 聚焦臺安丨四季花園發生火災,老鐵們謹慎用火.
    2017年6月22日:丁酉年、農曆五月二十八【天氣】多雲,31/22℃,風力3-4級【宜】入宅、祭祀、求嗣、齋醮、安香【忌】合帳、上梁、經絡、安葬、入殮電話:0412-4990887/886/885微信:tazx4990885/2171195972小生活平臺為粉絲們開啟「點歌臺」功能:點歌方式:點擊底部「寫留言」留言格式:歌名+歌曲贈送給哪位+想說的話語今日點歌臺:【好了傷疤忘了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