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第13版於9月初發布。儘管世界新興經濟強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但是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和英國的大學仍然堅守在排行榜的頂部。
麻省理工學院五年來蟬聯榜首,斯坦佛大學緊隨其後,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個排位。哈佛大學排名第三,而去年與斯坦佛大學共享第三的劍橋大學滑至第四。
排名前十的學校相對穩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繼續保持上升趨勢,今年排名超過了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亞洲大學的領跑者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分別穩定在12、13名,再往下,中國的清華大學上升了一個位置,位列第24。
排行榜顯示了一些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高等教育發展也很快,例如中國和俄羅斯,他們是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的中心。
中國現在有三所大學在全球排名前50,清華排第24,北大列39位,復旦今年上升了8位列第43。C9集團的八所學校今年總體排位都有所上升。
亞洲其他一些高等教育中心的排名都有一個向上攀升的趨勢。例如,香港有三所學校排進了前50,韓國和馬來西亞學校的排名也繼續向上攀升。在經歷多年的下滑之後,日本院校的排名也有所上升,共有14所學校在世界排名中名次上升。
大多數俄羅斯大學的排名繼續得到改善,雖然俄羅斯現在還沒有進入前100的大學,但是羅蒙諾索夫國家州立大學一直穩定地保持在108位。
對高等院校的國家撥款和專項支持如俄羅斯5-100計劃和中國的211、985院校都取得了成功,其他國家也正努力齊頭並進。從今年的這張表可以看出大多數西歐和南歐院校以及大部分拉丁美洲院校排名遭受了重挫。
在QS的排名位置跟國家撥款有很大的關係,QS的研究主管Ben Sowter建議,這不是普遍現象,但趨勢很明顯。美國卻是個例外,美國的院校排名一直靠前,在排名榜上佔據的份額越來越大。儘管美國的院校一直面臨的大學經費不足和學生債務的問題,但其在QS的排名卻持續上升,其中48所大學進入了世界排名前200。今年也是自2004/5排名以來,美國首次包攬前三名。
英國的高等教育趨勢不太明朗,儘管英國有30所院校進入了世界排名前200,但是很多英國的院校都跌出了排行榜,跟許多歐洲國家一樣。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每年出版一次,基於6個性能指標,提供對世界領先高等教育機構的檢索。今年的排名已經擴展到81個國家共916所大學,比去年多25所大學,評估超過了3800個機構。
2013年,QS被IREG批准為有資格在學術方面進行排名的機構。除了QS世界大學排名有『IREG』認證的標籤,QS大學排名亞洲以及QS大學排名拉丁美洲也有『IREG』認證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