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儀式中的觀眾
然而,科林本人卻再也無法得知這一切的發生了。
怎麼樣?你有沒有被上述這段傳奇般的經歷所打動呢?你是否會好奇,為何在電影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你卻從未聽說過?按理來說,這部1995年的紀錄片面世後,這樣對歷史有著極大貢獻的人物應當早就名滿天下才對,為何至今也沒聽人說起過呢?難道這個人又再一次被埋沒了嗎?
你有這樣的疑惑很正常,因為當時的紐西蘭人民也是這麼想的,看完這部電影的人們感到非常震驚:紐西蘭居然有如此偉大的歷史人物,而我們卻對此毫不知情!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可沒過多久,正當他們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科林這個人的信息時,卻發現了真相,並感到大為憤怒,甚至要求禁映這部電影。
原來這個人從來沒有被埋沒過,事實上,科林·麥肯齊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
沒錯!這部叫做《被遺忘的銀色》的電影其實是一部偽紀錄片,不僅科林·麥肯齊這個人是虛構的,整部電影中出現的大部分事件也都是杜撰出來的,同樣也包括那部「可與《公民凱恩》媲美」的《莎樂美》。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心裡吐槽:我看了那麼久!你現在才給我說這是假的?那我豈不是白看了!
其實之所以花這麼多筆墨複述劇情,是因為想讓你體驗到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觀看這部電影時所產生的「被騙」的樂趣,畢竟如果要介紹這部電影,幾乎不可能不提到它是一部偽紀錄片,要是直接提前說明,那就可能會喪失這種沉浸其中的體驗。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的文字描述能夠代替電影本身的魅力,事實上,就算你事先知道這是一部偽紀錄片,你仍然能夠從中get到許多趣味。以我本人為例,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已經得知這裡面所有的內容大多是假的,但我還是被彼得·傑克遜本人的腦洞給折服了,並數次發出豬叫般的笑聲。
不過你要因此以為這部電影的內容全是胡編亂造的那就錯了,其實電影中科林的經歷有不少取材自真實的歷史事件。
例如科林拍攝的第一部有聲片居然是粵語對白,電影中的華人為搶奪黃金而彼此大打出手,這一腦洞看似荒誕離奇(然而居然還有那麼多人信了!),但其實卻有著一定的歷史依據:1866年,在紐西蘭奧塔哥省的邀請之下,12名來自澳洲維多利亞金礦的華工到達達尼丁,由此開始了持續數十年的華工淘金熱,而電影中科林拍攝這部電影的時間,其實正處於淘金熱最為紅火的時間段。
與此同時,科林的攝影機還記錄下了理察·皮爾斯成功的試飛實驗,這一畫面當然是彼得·傑克遜自己拍出來的,不過理察·皮爾斯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他曾自稱比萊特兄弟早9個月完成了起飛實驗,不過他卻並沒有證據使公眾相信他的這一成就。
除此之外,科林的兄弟參加的那場戰爭則是一戰中著名的加裡波利之戰,而布魯克所參加的軍隊便是大名鼎鼎的「澳新軍團」,這一遠徵軍包含了78000名來自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和法國的士兵,其主力則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