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如今越來越方便,不少人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商城拍下自己中意的物品,當然這個過程,需要人們在自己的移動終端上綁定銀行卡等才能進行交易。不過,這也讓有些騙子打起了歪心思。5月5日,武漢市民吳女士因為一次網購,被人從銀行卡上轉走了5萬7千塊錢。
上面的這份明細單,是武漢市民吳女士名下的銀行帳戶,在5月5日當天的交易記錄。不過,這5萬7千塊錢可不是吳女士本人操作交易的。
到底怎麼回事呢?
吳女士介紹,5月3日,她在網上下單買了一雙絲襪,但5月5日,她卻接到了一位自稱是購物網站客服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吳女士,她買的貨中途丟失了,現在要幫她申請退款,於是就給吳女士打來電話並發來一條短息,要吳女士點擊簡訊裡的網址「申請退款」。
打開對方提供的網頁後,因為顯示的就是淘寶界面,吳女士並沒有太多的懷疑,但是當吳女士輸入身份證、銀行卡號和密碼後,發現不對勁,便立馬掛了電話。
此時吳女士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於是她趕緊用手機給銀行打電話,希望立刻凍結帳戶,但吳女士發現,自己的手機處於「癱瘓狀態」,一個電話都打不出去。吳女士便急忙跑去銀行,剛到銀行門口,吳女士就收到了一條轉帳信息,轉走了五千元。
見帳戶資金不斷的被轉走,吳女士急忙向銀行工作人員求助,可就在這時,帳戶裡又划走了五萬元。
而在與銀行工作人員核實身份信息同時,又被騙子轉走了兩千元,最後只把裡面剩下的兩百塊提出來了。
就這樣,吳女士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被轉走。但不甘心的她通過查詢明細發現,5萬7千塊錢分別轉到了兩個第三方支付平臺。
吳女士立刻打電話給這兩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官方客服,通過身份信息等驗證後,吳女士成功凍結了其中一個存有5萬2千元的帳戶。但另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的5千元已經被轉走。此時,騙子也開始不甘心了,試圖第二次騙取吳女士的資金,吳女士自然沒有再上當。
不過,令吳女士擔心的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洩漏了,並從天貓客服得知,有人利用自己的信息開了個店鋪!
目前,吳女士已經向警方報案,她的5萬2千塊錢仍處於凍結狀態,待支付平臺審核後才能退還給她。
本編網上搜了一下,冒充淘寶客服退款的騙局真不少:
最近有很多騙子利用這種手段實施詐騙,淘寶客服希望消費者提高警惕,淘寶平臺的訂單不存在卡單、失效、中大獎等情況,如收到此類信息請勿相信。淘寶客服也不會使用電話或簡訊通知消費者申請退款,同時一定要保管好旺旺、驗證碼等信息,不要給任何人。
而面對信息洩露的質疑,淘寶方回複分析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淘寶賣家電腦遭遇惡意軟體或者木馬攔截,第二種情況是買家的電腦或者手機中木馬病毒,第三種情況為物流公司洩露了買家的信息。
警方表示,網購中,發生此類問題,最好先中斷賣家來電,再做打算。
這種情況下應首先撥打購物網站的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其次通過購物網站提供的聯繫平臺跟賣家進行溝通,最後撥打購物網站上商家的聯繫電話確認。
網購買家為了防止被騙,不要輕易打開陌生網址,也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更不要輕易洩露銀行帳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
一些騙子利用各種手段,為逃避網站的監控,在買家拍下物品後,賣家以更低價格為誘餌,讓買家進行線下直接交易,買家在更低價格的誘惑下一般都會接受,一旦收到貨款就立刻銷聲匿跡。
在網絡交易中,有一些人冒充工作人員或者利用黑客技術,製作假冒交易網站取得你的信任之後實施相關盜竊。
有些網站提供的產品說明有誇大其詞甚至虛假宣傳之嫌,點擊進入之後,購買到的實物與網上看到的圖片不一致,更有甚者一些網上商店把錢騙到手後就關閉網站,然後再開一個新的網上商店故伎重演。
現在的很多新型騙術真的是讓人防不勝防,但在平時生活中,大家能做的就是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而最關鍵的則是不能輕易向別人提供自己的個人信息。
詐騙電話、垃圾簡訊遭遇「終結者」?這一招也許是它們的剋星!
好消息!我國民航首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開通
大學生起薪低於農民工?就業頭五年薪水啥走勢?人社部權威回應
來源:湖北經視微信
本期編輯: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