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這座世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風光獨好。它不但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藝術古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就獨樹一幟,喬爾喬涅、提香、丁託列託、委羅內塞等都是畫壇著名大師。在藝術氣息如此濃厚的城市,那些享譽世界的藝術大亨又怎會將它忽視?今天,讓藝術雲圖CEO徐寧與UCCA CEO薛梅帶小夥伴們與那些藝術富豪來一次相遇。
格拉西宮+海關大樓
弗朗索瓦·皮諾
弗朗索瓦·皮諾是法國五大富豪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之一。他願意與儘可能多的人分享自己對藝術的激情,所以當他的藏品足夠豐富之後,皮諾便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藝術基金會,夢想擁有自己的私人博物館。
格拉西宮(The Palazzo Grassi)
格拉西宮(The Palazzo Grassi)位於威尼斯大運河河邊,此建築是18世紀威尼斯新古典風格,至今已經有234年歷史。2005年,弗朗索瓦·皮諾以3700萬歐元買下了格拉西宮99年的運營權,經著名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進行細緻改建,並於2006年4月開館。
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
2007年6月,弗朗索瓦·皮諾又擊敗擁有70年歷史的古根海姆基金會,獲得威尼斯舊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17世紀的老建築)的運營權。同樣經安藤忠雄改建之後,海關大樓於2009年6月正式開放。其翻修後的標誌性圓頂外觀,充分彰顯出繁複宗教雕塑藝術的優美神韻。弗朗索瓦·皮諾將海關大樓轉變為一座當代藝術中心,長期陳列他的收藏。
目前,兩館內展出的都是世界頂尖的現代藝術家作品。
佩吉·古根海姆美術館
佩吉·古根海姆美術館
佩吉·古根漢美術館位於威尼斯南部大運河畔,展示著美國富豪佩吉·古根漢海姆的收藏品以及她生前物品。
20世紀50年代佩吉戴著Yves Tanguy為她做的耳環
佩吉·古根漢原名Marguerite Guggenheim,是古根海姆基金會創立者所羅門·R·古根海姆的侄女。在世時一直是歐美媒體關注的焦點,其風流韻事常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佩吉·古根海姆與傑克遜·波洛克
而同時,她也是歐洲和美國現當代藝術的重要贊助人和藏家。她與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康士坦丁·布朗庫西( Constantin Brancu i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等人交往密切,她所收藏的藝術品以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末的大師之作稱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些藏品在佩姬的威尼斯寓所,即威尼斯大運河旁的迎獅宮(Palazzo Venier dei Leoni)中展出。
佩吉在威尼斯迎獅宮
1979年,在佩姬過世之前,她的藏品進入了古根海姆基金會。
學院橋
威尼斯學院橋
學院橋位於大運河南部的尾端,是威尼斯大運河上唯一的木製橋。學院橋原本是由鋼所構成,在被破壞之後,於1930年被重建成一座木橋。
Venice - Gallerie dell'Accademia
學院橋連接了兩岸的多爾索杜羅區(Dorsoduro)和聖馬可區(San Marco)。威尼斯藝術學院美術館就坐落在多爾索杜羅區,學院橋正是得名於該美術館。其學院美術館是歐洲繪畫藝術的集大成之地,收藏有喬爾喬內、喬瓦恩尼、貝利尼等14世紀到18世紀的威尼斯畫派託斯卡那派畫家的作品。此外,還收藏有提香未完成的《聖母哀痛耶穌畫像》等義大利美術的傑作。
卡瓦利-弗蘭切蒂宮
卡瓦利-弗蘭切蒂宮(Palazzo Cavalli-Franchetti)
卡瓦利-弗蘭切蒂宮(Palazzo Cavalli-Franchetti)位於學院橋附近,是一座18世紀新哥德式建築。這裡常年展出穆拉諾島邀請的國際一流藝術家與當地玻璃工藝大師合作燒制的別開生面的玻璃藝術品。藝術家蔡國強和展望曾受邀參加此項目。
蔡國強,Full-Body Scan: Next! images courtesy Cai Studio.
展望, Scholars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