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公司年底都要員工寫年度總結和年度計劃,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的目的呢?
目的有3個:
對員工來說,這是對工作全面復盤的時機。平時太忙了,現在就可以好好梳理一下,根據自己的成長計劃指引行動,讓努力有方向。
年底是公司為未來布局的關鍵時期,崗位調整、人員調動大多發生在這個時候。平時可能老闆對你和部門關注太少,現在要用「放大鏡」來找人才。
為年終獎發放定標準。老闆不可能對每個員工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你做了什麼自己不說,他怎麼會知道?怎麼評定該給你發多少年終獎呢?
會總結寫「功勞」和不會總結寫「苦勞」
有人認真準備2個星期,列明自己克服不具備的條件完成了什麼、改進了什麼、節約了什麼,開發了什麼、推廣了什麼……重點突出、條理分明,不論是年終總結還是放在簡歷上展示,都很吸引人。
也有人拖到最後,2個小時寫完就提交。
「我每天幾乎都做一樣的事,對公司也沒有什麼改變。」抱怨自己的工作量大,事情太雜,可是只有「苦勞」沒「功勞」,沒有成績。
說明換了別人也一樣可以做,那就不要怪領導不為你減負,你拿最一般的年終獎也很正常,更不要指望升職加薪了!
傳統寫法的誤區:
沒亮點;
低調到塵埃裡;
羅列大量事務性工作。
如果你整天把自己埋在事務性工作裡,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你會非常不自信,沒有安全感。
如果你的崗位沒有價值,公司也就不會設置這樣的崗位,發掘自己職位的價值,想想有哪些是這個崗位最最核心的內容?
正確做法:
1.列一份清單:
整理上年的工作結果;
列出下年的作計劃;
提煉出出你的總結和報告的關鍵詞。
就像我這篇文章一樣,把關鍵詞作為小標題,突出重點。
2.為工作匯報定基調:
站得角度高一點,圍繞崗位的核心價值,為上一年的工作內容做個公正的評價。
展示出對自己、對工作的信心,以及對公司下一年充滿信心,對標公司的戰略目標,從公司的整體角度安排未來一年的工作。
舉個人力資源部主管的例子:
未來一年業績、資源保障、人員配置、公司HR政策變等四個方面考慮。
3.工作內容不同,角度不同
事務性工作比較多,工作內容大多是領導指派的,決定了你的匯報基調是委婉低調。
專業性比較強,有很多獨創性的想法,決定了你可以綿中帶剛,為開展工作爭取更多的便利條件。
工作帶有戰略意義,你是公司的高管,能夠洞察公司管理、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可從業績增度、效數據評估、與未來標匹配的資源現狀度以及部門人效、招聘、培養角度來展開。
這裡也有一個小技巧,你可以將基調定在比目前高一個級別,比如專員可以設計主管的工作內容;千萬不要當著經理卻寫主管或專員的工作內容,那會讓公司覺得他們花這麼多錢招你來很不值。
4.總結中的亮點,讓領導認識到你的能力
用數字說話,總結和計劃的比例是4:6,但是要避免小學生式的統計方式。
配有圖表,比如餅圖或者柱狀圖對比最近兩年的發展趨勢,根據資源投入和產出展示工作改進的成果。
總結用數字說話,計劃更要數字說話。一個經過系統思考的工作計劃應該可以預期結果,進而爭取公司資源和政策傾斜。
5.認清你的老闆是誰,和他/她深入溝通
如果你由老闆直管,恭喜你!你的努力很容易被看到。老闆喜歡有思路、有計劃、敢想敢幹又有全局意識的人才。
如果你有上一級領導,那更要摸清上級的風格,既不讓對方感到被冒犯,又能夠幫助你實現目標。
溝通內容圍繞KPI和關鍵項展開,他們的指引會防止你跑偏,也防止你用力過猛做無用功。
小結
衡量一個好的年度總結和計劃,關鍵是公司高層是否認可,那就少不了三個要點:
解決部門實際問題、助力部門/公司發展,為員工賦能和實事求是。
年終總結中匯報的內容體現了你的能力和層次,會寫報告也是職場人士的必備技能,趕快重視起來吧,會讓你少踩不少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