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蜜蜂箱是由澳洲一對父子(Cedar Anderson 和他的父親 Stuart Anderson)所發明。2015年2月,他們於眾籌平臺發起了一項籌資活動,目標是籌集7萬美元,並收到來自130多個國家近25,000份訂單。由此可見該商品的魅力!
基本上,自流蜜蜂箱是傳統蜜蜂繼箱養殖的一個變體,創新的部分是繼箱蜜脾的取蜜方式。一般繼箱取蜜,需要打開蜂箱,提取巢脾,掃除蜜蜂,割掉封蓋,再放到離心搖蜜機中把蜜甩出來。而自流蜜蜂箱的取蜜不需要打開蜂箱,只需裝上取蜜管,再用一根鐵製L型的取蜜鑰匙插入鑰匙孔扳轉90度,蜂蜜就會順著取蜜管流出來。
乍看之下,自流蜜蜂箱系統似乎比傳統繼箱容易很多,其實不然。除了取蜜方式不同以外,其它傳統繼箱養殖的基礎知識和日常管理完全不能省略。而且自流蜜巢框的前置處理及流蜜後可能的復位善後也較麻煩。故不建議新手養蜂人冒然入手。
自流蜜巢框的規格與普通巢框不同,亦即該巢框無法直接用於普通繼箱,除非經過修改,修改也不困難。如果不打算整套購買,可考慮只買自流蜜繼箱和巢框,置於原本的底箱上面。但需先確認蜂箱尺寸是否吻合。
以下是我的使用記錄:
2018/4/23自流蜜巢框(巢礎)為塑料製成,用過塑料巢礎的朋友都知道,使用之前要先上蠟,否則蜜蜂不易造脾。自流蜜巢框雖不必造脾,但要引蜂上脾,上蠟還是很有幫助。上蠟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拿一塊蜂蠟直接摩擦於塑料巢脾上即可。
2018/4/30蜜蜂已完成填補空隙的工作。
2018/5/7已可看到少量儲蜜,表示蜜蜂已經接受它。
2018/5/15儲蜜區逐漸擴大
2018/5/22儲蜜區已接近滿水位
2018/6/6終於全封蓋了
2018/6/12開閘流蜜
心得總結:
只要引蜂上了脾,蜜蜂填補完縫隙以後,就看環境蜜源狀況了。
流蜜前打開取蜜口,裝上流蜜管,再打開鑰匙孔蓋,然後將鐵製L型取蜜鑰匙長端插入鑰匙孔下層,轉個90度就可以了。蜜會立刻流出來,所以容器要先就定位。開閘沒有想像中費力。
雖是全封蓋蜜,但是流蜜的速度並不慢,流完一片大約十來分鐘,得蜜2.85公斤,與一般繼箱蜜脾差不多。
蜜脾流到最後,流速會越來越慢,最後滴滴答答,這時可先將L型鑰匙長端插入鑰匙孔上層,轉個90度讓脾面復位。再將流蜜管拔下,關上取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