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只能「自生自滅」嗎?

2021-02-23 光明網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輿論場高度關注農村。據《財經》記者報導,在東北一些村裡,一些高齡老人正在東北的火炕上忐忑地活著。準備年夜飯時,村裡一位年過8旬的阿婆剛剛被罵,么兒的媳婦掐著細腰、抱著孩子,把她「祖宗八代」罵了個遍。「老了就不中用了,也是小輩們的生活累贅」。據說,這不是個案,而是一群老人的鏡像。

看慣一家老幼樂樂呵呵過年的場面,這樣的晚景,實在讓人感到透骨的悽涼。農村的老人,當精力、體力逐漸從身體內耗散,又靠什麼延續剩下來的漫長歲月?難道,已然成為「累贅」的他們,只能自生自滅?



老有所養是個大問題。城裡的老頭老太情況似乎稍稍好一些,或多或少,他們都有養老金,有些呢還有一些可以食租的房產什麼的,所以他們的幸福與否基本上與生存無關,更多集中在精神層面,比如孤獨、寂寞什麼的。而鄉下翁嫗的實際情形,則要堅硬得多。他們首當其衝要面臨的,是生存的問題。

年輕力壯時,一切尚可以自力自為。或者存有一些積蓄,還可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而一旦幹不動了,又沒有積累,則生活立馬陷入困頓。子女孝順一些,且各自小家經濟狀況稍好,老人們還可以有一個稍稍過得去的晚年,可以在冬日的牆根下,曬曬太陽,頤養天年。不然,則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問題是,在中國農村進入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老一代農民以微薄的收入很難支付高昂的成本,漫說留下積蓄,很多時候,即便透支未來,也異常艱難。家家戶戶都是一本難念的經,作為已然失去勞動力的老人,似乎很難擺脫生存鏈條上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

依靠社會保障嗎?每個月幾十塊錢的低保,不可能安頓老人的日常生活。「低水平、廣覆蓋」的低保設計初衷,也不可能讓農村老人過上體面的生活。何況,即便是這麼一點錢,在很多農村都掌握在子女手中。入住養老院嗎?先是很多村莊並沒有養老院,即便有,子女雙全的老人也進不去。



剩下來的出路,似乎只有寄希望於兒女贍養了。現實中,像前述東北那樣的強勢兒媳可能只是少數,但兒女贍養的不足恃、不可預期,卻是一種常態。中國農村老人「老無所養」的冰冷現實,很難經由這樣的路徑得以改觀。

很多農村老人羨慕城裡老人的「有保障」,生活無虞之外,還可以跳跳廣場舞什麼的。為什麼同樣是老年人,城裡的人有退休金,而農村老人只能幹熬?

其實,類似的疑問早已有之。需要反思的是,為何我們不能給予農村老人以普遍的國民待遇?據披露,中國的養老制度設計主要是用於城鎮居民的,總體水平不高的社保支出,佔總人口30%的城鎮居民就消耗了89%,而佔70%的農民只能分配到11%。



「老有所養」,應該是面對全體老人,不應該區分城市農村。此前有媒體報導老年農民工的悲哀,城市只需要壯年農民的勞動力,而鮮少考慮這部分人老了以後的境況。這樣的政策取向顯然應該改一改了。

每個人都會老去,每一個農村老人都是享有權利的國民,不能聽任他們在生命的暮年苦苦捱日頭,自生自滅。

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長按二維碼識別後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老人曬太陽被女子怒吼進屋,因腿腳不便只能爬進去!中間還摔倒了
    ▲老人曬太陽被女子怒吼進屋,因腿腳不便只能爬進去!視頻顯示,一位老奶奶坐在家門口曬太陽,這時一個背著孩子的女子回來了,對著老奶奶大吼,質問誰讓她自己出來的。老奶奶只能回屋,但由於年事已高,身體不便,回屋時上臺階無法抬腿,而女子不但沒幫忙,還在一邊責怪老人:你怎麼出來的就怎麼自己進去。
  • 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原標題: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在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新董村幸福院,40餘名70周歲以上的老人高高興興地吃著1元午餐,老人董俊然感嘆道,「早上,村書記董福星到鎮上超市買了菜和肉,給我們這些老人們準備了包子、炒菜還有菜湯。雖然我們年齡大了,但覺得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 年底將至,農村老人說「豬7,狗8,羊對中」,這話是啥意思呢?
    對於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年底,馬上就要迎來了新的一年,要是按照以前,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準備要過年了,畢竟以前的經濟不發達,農村沒有什麼較好的經濟發展,多數的農民都是種地為生,一到了冬季之後,地裡的活就不能幹了,要知道以前的冬季要比現在的冬季要冷得多,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開始囤食物準備過年了,但是現在的農村是不一樣了
  • 老人提醒:農村「喪禮」忌諱的幾件事,規矩一定要知道!
    對於農村人來說,婚喪嫁娶是最為隆重的事情。在農村,一直延續著嚴格的喪禮習俗。特別是村裡的老人去世,喪禮上的規矩更是嚴謹。
  • 農村怪象:農民越有錢,兄弟關係越不親,「打虎親兄弟」過時了?
    我國的大多農村家庭,都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兄弟好幾個,本應該是誰家有困難只要張個口,其他人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互幫互助,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兄弟不親,甚至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都說血濃於水嗎?一位老農給出了答案。
  • 嶽陽縣三男子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盜竊農村老人百餘萬
    嶽陽縣三男子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盜竊農村老人百餘萬 來源:紅網 作者:劉洋 編輯:劉飛越 2014-10-21 08:42:01
  • 農村老人說:打水井遇到「陰河」賺大了,真的存在「陰河」嗎?
    需要發布信息請在平臺聊天框內留言,或添加小編微信13577044263發送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在60-70年代的時候,常聽村裡老人講故事
  • 農村老人為何懼怕「73、84」呢,難道這個數字不吉利?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活在農村
  • 提醒大夥:「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做何解釋?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做何解釋?
  • 老人長壽真的會影響子孫健康和壽命嗎?黃石老人被迫跳江...
    看文章之前,我們做個黃石區域小調查小夥伴們如果這樣的算命你信嗎?最近黃石一老年痴呆老人聽信算命先生的話竟然跳江了.「老人在廟裡算了個命,說他活的長短會影響子孫健康和壽命,他是想讓子孫健康長壽,才要跳江的。
  • 這夥騙子居然將目標對準了農村貧困老人
    然而,一些騙子也打著「精準扶貧」的旗號,下鄉詐騙農村貧困戶,尤其是貧困老人的錢財。近日,在陝西安康的幾個村鎮,不到一周時間,就相繼發生了五起冒充扶貧幹部,專挑貧困戶作案的系列詐騙案件。騙子冒充扶貧幹部 稱先交錢再給補助8月16日上午,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雙橋鎮解放村貧困戶閔某家來了兩名騎摩託車的男子,圍著房子又是拍照又是記錄。
  • 仙居辦起一個特殊的農村食堂 老人三餐不用愁
    浙江在線01月08日訊這是個特殊的食堂,它有個別致的名字——「6199」食堂,61代表兒童,99代表老人。  這是一家專門讓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免費就餐的食堂,坐落在海拔600米的仙居廣度鄉裡岙村。  2014年新年的第一天,它紅紅火火地開張了。從此,村裡老人一日三餐吃上了可口美味的飯菜,再也不為「買洗燒」而犯愁了。
  • 佛堂88歲老人見義勇為救人,自己卻被活活打死
    腔友斌哥胖胖在十八腔APP上報料:看到同村的老人被精神異常的人毆打,88歲老人上前勸阻,本是見義勇為,是義舉,卻因此喪命,還被打人者家屬污衊是自己摔倒進行訛詐。88歲老人名叫朱仙菊,是我奶奶。事情發生在義烏市佛堂鎮後陽村,今年9月3日早上八時左右,奶奶和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坐在自家門前的小弄堂裡休息,突然聽到急切的呼救聲,上前幾步,看到同村的老人周某某被隔壁精神異常的鄰居宋九興毆打,救人心切,急忙去勸,結果老人周某某幸運被救,而奶奶卻被宋九興毒打。等我們趕到的時候,見到奶奶滿頭是血躺在地上。
  • 農村老人說:一鬥窮,二鬥富!手上的簸箕和鬥,能決定人的命運?
    農村老人經常會用手指上的鬥和簸箕,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小編家鄉老人的說法是,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把官做,九鬥十鬥享清福,全是簸箕叫化命。這到底有什麼說法呢?一鬥窮。家裡比較窮,沒有多少存糧,搞不好會吃了上頓沒下頓。二鬥富。家裡比較富裕,雖然不能跟地主比,但一般吃穿不愁。
  • 在農村,老人常說看到蟑螂千萬不要用腳去踩,為啥?這是迷信嗎?
    在農村,老人為什麼常說打蟑螂千萬不要用腳去踩?這是迷信啊?敢說真話的農民公號:cunpu2017政策 • 補貼 • 農生活2018年最新農村補貼政策
  • 春節降至,農村老人說:年初一禁忌多,看看你那講究嗎
    除了諸多必做之事外,農村老人常說年初一也是有很多禁忌的。早上早起,估計很多人都不願意,尤其晚起慣了的人,而大年初一多數地方都有早起拜年習俗,倘若有人賴床不起的話,這時是不能催的,因為在人思想之中,「催」有不好寓意,過去人很在意,就像人們常說的催債、催命gui。在新年伊始,就被人催促,實屬讓人反感,會認為帶來不好運勢,傳出去,當事人也會成為他人眼中的懶惰之人。
  • 渦陽老人自殺之瘍,太痛心了!
    10月10日深夜,渦陽閘北渦河岸邊一名七旬老人跳河,被渦北派出所成功營救。時值深秋夜間,水溫很低,被救上岸的老人渾身已被凍得瑟瑟發抖。比老人更寒冷的竟是老人自殺的理由,因病不願拖累子女而尋短見,著實讓人堪憂,今天,讓我們一同回顧近兩年發生在渦陽的老人自殺事件,探究深層原因,希望能給世人少許感悟。
  • 農村建房俗語:「東高無事事,西高壓斷腰」,這是啥意思?
    這幾年我們各地農村新建房屋越來越多了,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人們新建房屋也越來越多。然而關於新建房屋,我們很多農村卻比較講究,就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東高無事事,西高壓斷腰」,這是什麼意思?新建房屋要如何注意才更好?
  • 「幸福大院」開啟我市農村養老新模式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迪麗達爾 曲振世)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補齊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切實解決農村困難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新建的2所農村幸福大院於9月底全部投入使用,開啟了農村困難老年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的新生活。
  • 100隻「定位手環」免費發~你家裡有這樣的老人嗎?快申領哦~
    老人走失了怎麼辦?給他們配一隻「定位手環」吧~今年,衢州市紅十字會自籌資金設立了「讓愛回家」公益項目,從今天開始,向有需要的老人免費發放100隻「定位手環」。「定位手環」具有實時定位、軌跡查詢、安全圍欄、緊急呼叫等功能,老人家屬可以通過手機APP定位跟蹤老人所處位置。此次申領的「定位手環」為預裝SIM卡定位功能,使用者無需自行安裝SIM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