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一名「70後」女性成功闖入工程潛水領域,她經過嚴格規範的專業潛水培訓和考試,取得了由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頒發的「工程潛水空氣潛水員證書」,成了中國工程潛水史上第一位女潛水員,她就是樂清市藍天應急救援中心救援隊員楊博雅。
楊博雅原名楊賽琴,是柳市人,5年前開始從事公益救援活動。她說:「作為救援中心的一員,我們常接到水上出險求助電話,在救援過程中遇上情況複雜的水域時,給救援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這促使我產生了學習潛水的想法。」
最初,楊博雅去學習休閒潛水,並取得澳大利亞PADI潛水協會頒發的開放水域潛水證。但後來她了解到,按國際慣例,休閒潛水不能進行水下作業。出於對水上救援公益事業的熱愛,她決定挑戰自己,繼續學習工程潛水。
工程潛水主要為專業的水下救援、搶險、打撈等提供服務。與其他潛水活動不同,工程潛水對潛水與水下作業技術、技能和風險控制能力要求較高,且具有嚴格的工作規則和標準,因此工程潛水領域一直是男性潛水員一統天下。
參與救援。
交通部東海救助局溫州基地領導知道了楊博雅的想法後,非常支持,推薦她到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隨後她進入上海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培訓機構接受培訓。
在隊友們眼中,楊博雅是一位極富挑戰精神的女性,她熱心公益事業,頻繁參與戶外救援活動。
對於楊博雅來說,要想考工程潛水員,身體素質是第一關。工程潛水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極為嚴格,與飛行員選拔標準不相上下。此外,潛水員還須通過氧過敏、耳膜感應和調整平衡內外壓力等各項考核。還要過「三關」:體能關、技能關、心理關。
一名男隊友對楊博雅的印象極深。他說,一次到廈門進行潛水培訓,所有男隊員潛到20多米深處就產生了幽閉恐懼症,沒堅持幾分鐘就上來了。但是楊博雅心理素質很好,她能在海底20多米深處呆上半個小時仍若無其事。
為了練就過硬的潛水技術,楊博雅每天要與那些男性學員一起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潛水員全身穿上的裝具十分重,總重量約35公斤。
「工程潛水遇上女性生理期的時候特別苦,女性怕寒,這時長時間泡在低溫的水中,寒氣容易侵入體內。好幾次訓練,都尷尬地碰上了我的生理期,我也因此受寒。剛開始訓練的幾個月,我受寒後反覆感冒,後來通過中藥調理,身體狀況才有所好轉。」楊博雅坦言,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從事工程潛水更為不易。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628學時的理論和實操培訓學習後,近日楊博雅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證書,並成為工程潛水領域中的唯一女性。
■來源 樂清日報全媒體
■樂清日報記者 林一笑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請作者告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