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 查閱更多內容
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出自《靈樞.本輸》。《針灸甲乙經》作「腋門」,《千金要方》作「掖門」。《針灸甲乙經》言:瘧,項痛,因忽暴逆,液門主之,風寒熱,液門主之。
液,液體也,經水也;門,出入的門戶。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化為地部經水。人體身上的血液,精液,津液,關節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體,液體屬性為陰,液體在人身經絡脈管之中循經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氣行,相安無事,何病之有?
臨床當中液門穴主要用於治療手背紅腫、腕部無力、熱病等病症。同時,揉按它還相當於打開了液體之門,液體就會流出,灌溉到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眼睛乾澀、嘴巴乾裂都可緩解。
取穴位置
位於手背部,微握拳,掌心向下,於無名指和小指指縫間紋端,即赤白肉際處取穴。三焦經是少陽相火循行的經脈,少陽經五行屬火,而液門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滎穴,滎穴五行也屬火,《難經》云:滎主身熱。意思是說滎穴能清熱瀉火。
正因為此,液門穴也被人稱為人體自帶的「牛黃解毒片」,對於上火引起的咽腫、目赤腫痛、寒熱頭痛、耳聾、耳鳴、指臂攣痛、手背腫痛、瘧疾等症都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其實人體有時表現的上火,並不完全是人體火多了,或者說水少了,很多時候,是液體循行的道路不通暢了,有堵塞了,表現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了。這時要想辦法疏通液體循行的道路,液門穴當仁不讓,我們可以用艾灸、按壓治療,都會有效的,不少上火的症狀當下能完全消失。
此外,如果你感冒或上火了,喉嚨腫痛,液門穴也可以幫你消除。古代的針灸歌訣《百症賦》有「喉痛兮,液門去療」的說法,可見,此穴還是自古以來治療咽喉痛的個要穴。按揉液門穴,穴裡的清涼之氣有如和煦的春風,可以讓你的咽喉腫痛頓消。
出現頭面烘熱、頭痛目赤、齒齦腫痛、耳鳴耳聾等上火症狀時,刺激液門穴也非常管用。這跟它所在的這條三焦經的性質有關,三焦經是排氣的,人氣了會上火,按揉液門穴可以祛除三焦經上的邪火,火氣消了,上火症狀自然就會無影無蹤了。
操作方法
刺激穴位時可採取點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在液門穴上,這時會感到按壓處有明顯的酸痛感,逐漸用力深按,保持2-3秒後鬆開,休息3秒後再按,一按一松為一個循環,重複3-5分鐘。
還可採用按揉的方式,用指腹按在液門穴上,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3-5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