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瑋作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當然明白歷史學並不是一門精確的學科。而馮瑋近幾年來一直打著歷史真相研究的幌子,為《田中奏摺》,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問題進行偷偷摸摸的淡化,其目的就是徹底搞混整個日本侵華史,包括日本帝國的總方針及具體手段,對中國青年一代進行迷惑麻醉。
從國際上看,馮瑋之觀點與日本右翼集團的歷史觀相吻合,直接了當的說, 馮瑋策應了日本國內那些侵華無罪,皇軍有功的叫囂。作為一名中國學者,本應當挺身批駁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逃避向慰安女賠罪等問題。而他則反其道而行之,以學匪的面目,不知羞恥的將自已的所謂研究結論冠以中國主流學者觀點 ,綁架整個學界,繼而為整個侵華戰爭罪惡源頭叫屈,同時也褻瀆了全體抗戰將士。
馮瑋的歷史角度並不新鮮,無非是抗戰時斯投降派主和派的陰魂重現,1,中共破壞中日和平論,2,蘇聯陰謀論3人心厭戰,4,軍心厭戰,5國際失援,6日本太過強大。這些誘降言論當時在漢奸媒體反覆出現,核心目的不言而喻。大小漢奸吹鼓手估計做夢也想不到,死後多年會有人「重作馮婦」,翻炒這些謬論。
日本歷史學家井上清曾經在其所著《日本國史》裡提到過《田中奏摺》,並指出,無論原件是否找到,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行動綱領依舊是事實。而馮瑋則在這類問題上,堅稱沒有原件就是沒有事實,沒有事實則現在的日本侵華史就是一種偏見。如果此邏輯成立,那麼馮瑋如果找不出希特勒籤署屠殺猶太人之命令,是不是能推翻整個納粹路線圖?顛覆二戰史?但在歐洲學術界不會給這種觀點提供討論空間,也沒有哪個學者敢作這樣的公開嘗試。
馮瑋們這些年在為日軍洗白方面可謂成果豐碩,將515,226事件與918相結合,企圖使人相信一切都是少壯派軍官的胡作非為才導致中日大戰,巧妙掩蓋了當時整個日本財界,軍界,政界包括民間的罪惡。日本右翼如何宣傳的,馮瑋則緊跟照做,可怕的是許多中國青少年漸漸信以為真,我們更不能忘記今年在網絡上被曝出的「納吧」事件,一幫人在中國人的論壇上公然叫囂「支那狗,支那畜,皇軍萬歲,殺得痛快!」等極端言論。我們不禁要問這是中國人的網絡嗎?如果是,馮瑋,納吧,這類言論為何遍及網絡?如果不是,那中國網民現在在上哪國的網?
復旦大學教授名頭,稱得上金字招牌,同時亦是其唬人散毒的擋箭牌,披著學術外衣,欺宗滅祖,為侵華屠夫叫屈洗白。一個中國學者真的如此愚昧?當然不是,這背後隱藏著多少見不得光的交易,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正義有時會遲到,但決不會缺席。
「還我河山」一直是中華民族愛國者的錚錚誓言,「中日親善」則是當年漢奸的跪伏醜行。光陰似箭,時光如水,無論歷史的車輪前進到哪一步,愛國主義精神都始終是中國人的底線,而賣國者已經被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決沒有好下場。
我們現在強調愛國主義精神要代代相傳,顯然對馮瑋的姑息與愛國主義精神普及完全相違背,賣國者毒害的不僅僅是網絡,而且還有我們的下一代。每個人都有義務撕掉馮瑋背後的學者名牌,早日聽到一聲「馮瑋OUT」,當然,馮瑋們會在發現不妙時,輕描淡寫的將一切化為遊戲,恐嚇,扯淡,認慫,伺機逃脫,但我們必須讓他知道,這不是遊戲!
愛國者與賣國賊之間的較量,決不是什麼法律問題,學術問題,這是中華民族生存與死亡的較量,這是良知與罪惡的搏鬥,而且我們必須獲勝,別無選擇。
來源: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