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評選活動開始投票評選。關注新文化報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號JL96618),輸入「給警察投票」,進入投票頁面,回復「×號候選人+投票人姓名+電話」,每次投票可選一名或多名候選人,每個微信號對某一候選人只能投一次票,重複投票無效。
第一批次投票時間為10月13日0時至11月1日24時。
為了不暴露,劉俊發有時會在車裡一坐一天
3號候選人:劉俊發
職務:長春市公安局公共運輸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
年齡:40歲
推薦理由:
從事反扒17年,練就一雙「神眼」,被竊賊稱為「剋星」。憑藉錚錚鐵骨和俠肝義膽換來「拼命三郎」的美譽。
人物語錄:幹我們這行都這樣,需要彼此配合默契,尤其抓捕時,有一個退縮,另一個就可能是受傷對象,必須勇往直前,一個人是不行的!
身邊人評價:
他的內心深處有著一股常人無法比擬的拼勁,他是我們眼裡的「拼命三郎」。
——政委任剛
從事17年反扒一線工作的劉俊發,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同事們羨慕他有雙「神眼」,小偷稱他是「剋星」,他還有一個外號叫「魔鬼」,源於曾經和搭檔一天內抓了四夥七個小偷。
很多人對劉俊發的第一印象是長相憨厚,皮膚黝黑,身材高大強壯,走路帶風,一雙眼睛很有神採。不過,當他站在公交車裡,或者到商圈巡視,你肯定找不到他,也注意不到他。
「就像藏貓兒似的,不能讓他發現,還得守著小偷動手的那一瞬間。」這17年,他每天早4點半出門逛早市,7點左右上公交車,10點巡視商圈,下午繼續,晚上8點多到家,如果抓到人,最快要晚上十點回家。
同事們算過,劉俊發平均每天尋找目標要步行20公裡,每個月600公裡,一年7200公裡,17年算下來12.2萬多公裡,能繞地球3圈多。
「抓小偷同樣需要智慧和技術含量,需要鬥智鬥勇。有時受害人丟的是救命錢,你說這是不是大事?就會覺得身上責任重大,心裡暗自發誓,一定早日抓到不法分子……」1998年,劉俊發從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現吉林警察學院)刑偵專業畢業,那時他想轟轟烈烈破大案。當了反扒民警後,心裡有落差,隨著跟師傅一次次抓住小偷,他的認識發生了改變。
這些年,劉俊發和戰友累計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200餘人次,打掉各類犯罪團夥70多個,抓獲命案逃犯11人,為百姓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解救被拐兒童32人。2014年開始,在他親自設計和積極推動下,公交治安支隊自行開發設計了信息研判平臺,建立了五大資源庫,實現了對全國流竄扒竊作案重點人員的預警、跟蹤和扒竊案件的信息比對功能。
在扒竊犯罪群體中,聾啞人佔有一定比例,為了能更好地辦案,他自學手語,破獲案件的同時,也為130餘名聾啞群眾伸張了正義。他還連續4年捐資2萬餘元助學,更連續12年走進聾啞學校為重點群體義務普法。
新文化記者 閆碩
給劉俊發投票請發送「3號候選人+你的姓名+電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