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興機場為何被臺灣媒體吹上天?因為他們實在太落後了!

2021-02-14 金融智庫

作者 | 範智林

來源 | 金融智庫(ID:jinrongo2o)

現在臺灣媒體在我們眼裡就是一個奇葩的存在,他們的時事節目看起來就像綜藝節目一樣滑稽搞笑。

前幾天,臺灣東森財經新聞臺的《這!不是新聞》節目剛剛說現在大陸出現了糧食危機,民眾都吃不飽飯,動物園更沒有肉可以餵獅子,把獅子餓得皮包骨頭。

這幾天,該檔節目的立場又180度大轉彎,把北京新建的大興國際機場讚美得天花亂墜,那些我們看起來很正常的技術,在他們口中就變成了「世界第七大奇蹟」。

經過茶葉蛋、榨菜、深圳燈光秀、豬肉、獅子、大興機場等一連串事件之後,我發現臺灣人對大陸存在兩個極端的偏見:一個是生活方面,他們看不到我們的日常消費,一直以為我們很窮過得跟非洲似的;另一個是硬體設施方面,當他們看到我們的高樓大廈和先進的基礎設施時,又會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那樣少見多怪。

在臺灣的財經專家眼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設施先進到堪稱「世界第七大奇蹟」,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到底有多先進?

他們驚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整個航站樓沒有柱子、空調沒有出風口、燈光都是自動控制的,底下還有高鐵、地鐵,停車場有機器人幫你自動停車,公路能夠自動融雪,機場可以刷臉進站……

整個航站樓沒有柱子:其實是有8根C型柱、12組支撐筒和幕牆在支撐整個穹頂的,只是那位財經專家眼拙沒有看出來而已,這可能跟臺灣那邊大型現代化建築太少有關。

空調沒有出風口,燈光都是自動控制的:其實就是輻射空調和智能照明系統。

底下有高鐵、地鐵:其實就是綜合交通樞紐,上海虹橋機場在2010年就已經做到了無縫對接高鐵、地鐵。

機器人停車場:早在2年前,南京夫子廟就已經建成了全球首個機器人停車場。

公路下面安裝排熱管道可以自動融雪:其實就是路面自動融雪化冰系統。

無紙化、刷臉進站:不就是人臉識別系統,這個大陸的許多高鐵站在2017年春運時就已經開始用上了。

其實總結起來,北京新建的大興國際機場雖然很先進,但是裡面應用的許多技術都是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的,大興機場只不過是把這些技術整合進入,所以我們大陸人看起來並沒有覺得很稀奇。

但是對於臺灣同胞們來說,他們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碰到這些前沿科技,所以才會如此驚訝。由此可見,臺灣目前的基礎設施該是多麼落後呀!

剛剛我們講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先進,接下來就拿臺灣島內的幾座大機場來對比一下,讓大家看看臺灣的機場是什麼樣的!

目前臺灣地區的民用機場總共有17座之多,但是排除掉那些養蚊子的小機場之後,就只剩下桃園國際機場、臺北松山機場、高雄小港國際機場、臺中國際機場這四座大機場。

 

從年旅客吞吐量來看,目前桃園國際機場跟大陸的昆明長水機場、西安鹹陽機場大概是一個級別的,而臺北松山機場、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則跟大陸的無錫碩放機場、煙臺蓬萊機場是一個級別的,臺中國際機場則跟常州奔牛機場是一個級別的。

這裡頭最大的桃園國際機場是蔣經國時代「十大建設」的產物,等級為4F機場,建成於1979年是當時全亞洲最現代化的國際機場之一。新加坡建設樟宜國際機場的時候,李光耀還特地派人前去臺灣觀摩學習,不過現在桃園機場已經被樟宜機場甩開幾條大街了。

桃園國際機場目前有兩條跑道和兩個航站樓,設計的年旅客吞吐量為2900萬人,但是目前的實際旅客吞吐量已經達到了4600萬人。原因就在於桃園機場從2000年建成第二航站樓之後遲遲沒有興建第三航站樓,也沒有進行現代化的升級,所以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

 

目前桃園國際機場不僅整體老舊落後,而且每逢下大雨還經常漏水、浸水,這在大陸的機場是很難看到的景象。

至於臺北松山機場、高雄小港機場、臺中國際機場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都是4C級機場,跟大陸較小地級市的機場一個水平。松山機場的兩座航站樓一座是1971年建成的、另一座是以前的貨運站改造來的;高雄機場的兩座航站樓分別是1965年、1997年建成的;臺中機場的航站樓是2013年興建的。

這三座機場的部分設施雖然有點年代不是很久遠,但是由於當初設計標準很低,所以現在看起來也是非常簡陋,跟大陸的汽車客運站差不多,根本比不上大陸一些地級市新建的機場。此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就曾經感慨高雄機場太落後了,連波音747飛機都起降不了。

不了解臺灣島內情況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臺灣比大陸發達,因為從統計數字上來看,臺灣去年的人均GDP高達25000美元,而大陸的人均GDP只有9800美元。

但實際上去到臺灣就會發現,他們最發達的臺北可能也就大陸二線城市的水平,高雄、臺中、桃園、臺南這些「大都會」,放到大陸這邊來撐死也就是三四線的水平。另外如果深入了解的話還會發現,臺灣不僅政府的財政很窮、民眾的薪資水平也很低。

舉個例子,2018年臺灣地區的GDP總量為5894億美元,大陸這邊深圳市的GDP總量約為3600億美元,僅有臺灣的61%。但是從政府的財政收入來看,臺灣地區去年的稅收只有770億美元,而深圳市的稅收高達1300多億美元,相當於臺灣的170%。

 

深圳市以臺灣61%的GDP,創造了比臺灣多70%的稅收,折算下來深圳每單位GDP所產生的稅收比臺灣高出了178%,難道是深圳的稅負很重而臺灣的稅負很輕嗎?

當然不是,臺灣現在各級政府財政壓力非常大,臺灣當局要是能夠收得上稅,怎麼可能不多收點。根本原因就在於臺灣的GDP裡面嚴重注水,臺灣的實際GDP並沒有統計數字上那麼高,要是政府按照那個數字來抽稅,臺灣的企業和民眾肯定是受不了的。

臺灣GDP的造假,靠的是把臺商企業在境外投資設廠的產值也給算進GDP裡頭去,所以才會造成GDP總量的虛高。例如郭臺銘的富士康在大陸投資的工廠,營業收入都會被臺灣當局算進臺灣的GDP裡面去,據估算,這個注水幅度幾乎佔到臺灣GDP總量的一半。

據此來估算的話,臺灣的人均GDP實際上只有12500美元左右,僅比大陸的人均GDP高出25%左右。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大部分臺灣民眾的工資水平只有五六千元人民幣左右並且十幾年沒有上漲,以及臺灣為什麼滿大街都是摩託車而沒有多少汽車的原因。

實際上,過去十幾年臺灣的經濟都是停滯增長的,只不過靠著把臺商在大陸及東南亞的產值也算進臺灣的GDP裡面,所以過去十幾年臺灣的GDP還能保持正增長。實際上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只能夠加劇民眾的自大狂妄心理,卻並不能帶來什麼實際好處。

沉浸在「發達」迷夢中的臺灣民眾,只能憑藉著臆想大陸很窮來聊以自慰,但是當他們過來看到我們的現代化成就之後,又會陷入極度的震驚當中。臺灣媒體對大陸貧窮和先進的炒作,其實只不過是抓住臺灣民眾的心理,在演戲迎合他們的口味騙取收視率罷了,你可別以為這些來過大陸的記者和專家真不知道大陸的真實狀況,他們不是無知,而是無恥!

相關焦點

  • 臺灣節目加入大興國際機場誇誇群,吹到詞窮…
    可以承受17級風,燈光自動調節,機器人幫你停車,下雪天能自動融雪,人臉識別,行李機器人幫你拿……」在9月20日播出的一檔臺灣節目上,主持人和嘉賓一起談起月底即將通航的北京大興機場時,開啟了一場暴風式稱讚。
  • 臺灣節目吹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網友:淡定,都是日常操作
    首日運營,共有7架大型客機依次從大興國際機場起飛,分別前往廣州、上海、成都、延安、杭州、福州、廈門,標誌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截至目前,共有7家國內航空公司和8家國外航空公司確定於2019年冬春航季,也就是10月27日後,入駐大興國際機場。據悉,在大興機場,南航集團將擁有40%的時刻資源(不包括旗下的四川航空、河北航空),承擔起大興機場40%航空旅客業務量。
  • 【德國媒體】大興機場5年就建完了…柏林機場太丟人了
    圖:「柏林機場太丟人了!人家北京新機場5年就建完了。」  現在,如果同北京的新機場相比,柏林的BER機場將更加尷尬。北京大興機場2014年12月開始施工,全部工程已於2019年6月完成,首架航班計劃於9月30日起飛。經過5年建設,機場就已完工,只延遲了幾個月。到2025年,預計運力將增加到每年7200萬人次;到2040年,這個數字會達到1億。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開航紀念酒
    ▲ 點擊上方藍字「大興機場圈」,關注機場臨空經濟圈內外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開航紀念酒
  • 「絲路大V」打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絲路「大V」參觀千紙鶴景觀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孔德旭、賀楊 報導:12月11日,來自哥倫比亞、克羅埃西亞、埃及、法國、義大利、瑞士、南非、英國、美國等9個國家的10餘位國際大V來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實地感受智能科技
  • 中國新奇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面世,「鳳凰之眼」震撼全球!
    6月30日,我國最大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竣工。這座機場規模宏大,佔地面積140萬平方米,曾於2016年被英國《衛報》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早在5月13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次真機試飛時,就佔據了中外各大媒體的頭條版面。一個機場為何能震撼全球?「鳳凰之眼」長什麼樣?
  • 大興機場,10000000!
    在即將迎來投運一周年之際,北京大興機場今天迎來了第1000萬名旅客。
  • 韓國人民眼裡的大興機場
    昨天,咱們的大興國際機場正式上線。關於這個新機場,國內已經報導得非常充分了。因為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機場,所以隔壁韓國人民也報導了不少。
  • 「金鳳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看看石材鋪的怎麼樣?
    9月25日,備受矚目的「金鳳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建成通航。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舉行投運儀式,宣告正式投運。這個擁有全球最大單體航站樓的機場,自規劃以來就因龐大的建設規模和獨特的外觀設計,引來外界矚目。
  • 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安檢飛機監護 旅檢 通道
    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安檢飛機監護 旅檢  通道  3月份面試 名額不多一、招聘崗位:   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安檢二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PKX】提示:最新國內國際主要機場三字碼收錄,建議收藏!
    2019年3月6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IATA代碼已正式確定為PKX。國內大興機場微信公眾號:daxingjichang整理北京 PEK/BJS 首都國際機場;PKX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NAY 北京南苑機場上海 PVG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HA 虹橋國際機場天津 TSN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香港 HKG
  • 「首航」大興機長大興首航……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航,七架首航飛機中,負責首都航空首航航線「北京大興-杭州蕭山」的機長,名字恰巧也是「大興」。他是擔任機長11年,現任首都航空飛行部總經理的李大興。「我是首都航空大興機場首航機長,我叫李大興」,李機長廣播自我介紹後,乘客們都樂了……另據航空博主@航空物語報導,接受採訪時,李大興機長自我介紹後都忍不住笑了:「我是首都航空大興機場首航航班的機長,我叫李大興。」
  • 德國新聞| 「柏林機場太丟人了!看人家北京新機場,5年就蓋完了!」
    北京大興機場於今年6月底收工,並計劃於9月底進行首航,而此時距離開工只有5年時間。
  • 直播回放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使用BIM技術的深入分析
    1月27日,北京時間19:00~20:00,北京大興國際機場BIM案例深入分析直播課圓滿結束,感謝項目負責人趙雪鋒教授的耐心講解。
  • 乘坐中葡直航航班的僑胞看這裡:3月13日起北京大興機場(PKX)起降改為北京首都機場(PEK)
    啟示為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和入境旅客相關處理措施,3月13日起北京大興(PKX)=西安=裡斯本航線改為北京首都(PEK)=西安=裡斯本執行。航線具體計劃為:3月13日航班出港為北京大興機場(PKX),此航班15日回程落北京首都機場(PEK)。後續航班正常在PEK起降。
  • 大興機場目前無國際入境航班 兩個「未見異常」可進航站樓
    【視頻】所有進入航站樓人員需北京健康寶、體溫兩個「未見異常」(視頻製作:記者邢路)近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特別提醒廣大乘客,所有進入航站樓人員須配合查驗北京健康寶
  • 【記好了啊】大興機場代碼是PKX!通航首日機票基本賣沒了
    速讀 中聯航8月2日悄然開售9月30日北京大興機場起降的機票。不過,記者查詢發現,中聯航該機場起降的部分航線航班票量緊張,顯示剩餘只有2張。而根據訂票信息,大興機場代碼「PKX」。8月7日,中聯航在其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大興機場始發航班已開售。文中提醒旅客,自8月2日起,中聯航各直銷平臺所售的2019年9月30日(含)由北京南苑始發或者到達的航班已正式改為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始發或到達,請旅客在查詢航班及訂票時選擇「北京大興」。記者在中聯航官網查詢發現,9月30日已無從南苑機場始發的航班。
  • 女童隨風箏被吹上天 圍觀群眾發出尖叫
    據臺灣媒體ETtoday新聞雲8月30日報導,正在新竹市南寮裡舉辦的風箏節上,日前發生一起意外: 一名五歲女童因為受風箏纏繞而被強風吹向空中,隨風箏飄蕩、掙扎,場面驚險萬分。相關視頻被上傳到社交媒體上後,引發關注。島內網民紛紛留言表示,「這是真的假的,看完都起雞皮疙瘩了,好恐怖啊」「南寮裡那邊風大的時候,放風箏一定要小心,經常有風箏突然掉下來,打到人身上超痛的」。
  • 大興機場的登機攻略在此!看看你的「這張臉」多有用
    速讀 你知道在大興機場怎麼登機嗎?今天上午,大興機場迎來了1182名特殊的「旅客」,他們將在航站樓內完成值機、託運、安檢、登機等全部流程!大興機場最全的登機流程來啦!(ps:是國內航班的流程)7月19日上午8時30分,大興機場舉行投運前第一次綜合演練。1182名模擬旅客攜帶1182件模擬行李前往大興機場航站樓4層出發大廳,經過值機、行李託運、安檢、候機、以及到達後行李提取等正常乘機環節,對22個國內進出港航班保障流程進行了測試。
  • 南航東航要含淚告別北京首都機場了
    今天,一紙民航局和發改委的紅頭文件流傳出來,原來天合聯盟成員的南航和東航要整體搬遷到北京新機場了,而星空聯盟的國航及夥伴留在北京首都機場。這還是第一次通過行政命令按照不同的聯盟來劃分運營的機場。北京新機場在哪裡?首都新機場工程於2014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新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就是說機場在北京和河北交界的這裡,距離天安門直線距離46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