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如同人,逢著時節,守信而至。一歲四時,十二月。月月花盡不相同。風中花信,春有春的俏麗,冬有冬的寂雅。
《歲時記》曰:」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穀雨。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信應之。」每一陣風都會吹開一朵花,而每一朵花裡都藏著一段唯美動人的故事:
>> 宋徐俯詩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
「春」「風」「花」,三者自古就有緊密的聯繫。《呂氏春秋》卷則有記載:「春之德風,風不信,其華不盛,華不盛,則果實不生。」而《荊楚歲時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
「二十四番風信」以梅花風最先,楝花風最後。除此之外,在宋人的詩詞中亦可見到「杏花風」「桃花風」「海棠風」「梨花風」等。
古人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
>> 歐陽永叔詩:「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
清乾隆年間董誥曾繪製一套《二十四番花信風圖》,結合這套圖,一起來看看二十四番花信都有哪些: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花木管時令,雞鳴報農時。」春天花事盡,夏天孕子時,秋日採摘忙。花信風不僅代表以花開傳遞的時間信息,也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物候的掌握。
無論是古代,還是今日,亦被當作某些季節、時令的標誌或信號。那些千嬌百媚、萬紫千紅的花兒被風吹開又吹落,留下那驚鴻一瞥和縷縷清香,更讓人珍惜和回味!
▼
金牛昂揚,扭轉庚子頹勢
乾坤正序,啟躍辛丑繁盛
◎ 包裝精美別致,寓意吉祥滿滿,贈人自藏體面大方
◎ 內藏:「牛轉乾坤印」X「納福玉葫蘆」X「金牛鴻運籤」
一歲一生肖,一年一典藏
人氣爆款,限量發售
願牛年時來運轉,直上青雲
▼
文 |「凌雲玉石」
玉石 | 設計 | 空間 | 建材 | 景區 | 場地 | 活動 | 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