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市國企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績?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又將如何推進?」「請問當前我市市屬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有多高,市國資委採取了哪些有效把關措施?」……1月21日,緊張而又忙碌的青島兩會剛剛結束不久,青島又緊鑼密鼓地進入到為期3天的15個「攻勢」質詢答辯時間——
由青島市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等組成的質詢人依次向國有企業改革「攻勢」相關單位負責人提問,應詢人分別進行回答並總結去年以來的「攻勢」推進情況,研究部署「攻勢」作戰方案3.0版,為更高水平「搞活」青島這座城提供指引和路徑。
對於質詢答辯這種形式,大家早就不覺得陌生了。自2019年青島強力發起15個「攻勢」後,由青島市政協組織精兵強將,瞄準其中的7個「山頭」盡銳出擊。
相比去年舉行的質詢會議,今年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滿意度測評環節,如果測評結果滿意度低於90%,「攻勢」相關單位要就質詢提出的問題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書面報告,而去年這一「門檻」為70%。標準一下子提升了20個百分點,無疑對「攻勢」參與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質詢問答環節,9位質詢人也絲毫不客氣,為助力拿下一個又一個「山頭」、攻下一個又一個「碉堡」提供政協智慧與力量。
雙星集團是青島第一家集團層面的混改企業,其舉動具有破冰意義。「請問雙星集團混改的進展如何?」瞅準時機,青島市政協委員楊亮圍繞國企改革如何調動企業經營者積極性、如何保護好職工切身利益這一話題進行提問。
「雙星集團與3家戰略投資者籤署了正式協議,同時實施員工持股,目前看來混改效果不錯。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2020年下半年經濟效益出現了三位數的增長。」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表示,雙星混改後,企業效益更好,員工工作更穩定,工資待遇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153名經營者和核心骨幹建立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效機制,也進一步提高了國有企業的活力和效率。
「如果主管部門、企業和職工等多方面利益協調不好,將很難形成改革合力。請問,目前青島這項工作進展如何?」市政協委員胡進宇從國有企業改革涉及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工作這一話題進行提問,現場互動氛圍很是熱烈。
「89個市直部門所屬企業427戶,目前已全部納入統一監管範圍。」面對提問,青島市副市長耿濤進行解答並介紹道,到2020年底,有10個區市國企實現扭虧為盈;有12個區市、功能區所屬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57.21億元,首次實現總體盈利。
「國有企業的做法可圈可點,在關鍵時刻、關鍵時期發揮了『頂梁柱』『壓艙石』作用,確實了不起。」青島市財政局局長李紅兵在回答張寧委員關注的疫情之下國有企業為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的問題時說道。
一場質詢答辯會議下來,委員們表示對縱深推進開展國有企業改革「攻勢」充滿信心。而與一個個亮眼的數據相比,青島更是收穫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改進與提升,創新建立起的「一部門牽頭、多部門聯動」的協同推進機制,讓各部門之間成了一個個互聯互通互動的平臺,形成了「握指成拳」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