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左右,打計程車來到皇宮,只見廣場上有零星的幾個人,還有一大群起飛又落地的鴿子。
所有的大門都緊閉著,我以為是沒到開門時間,就邊走邊拍了幾張照片,遇到一個極其熱心的嘟嘟車小夥,他說,因為疫情,皇宮不再開放,不過可以帶我們去不要門票的老皇宮。婉拒了他的好意後,他依然笑呵呵地叮囑,要拿好手機啊。
金邊皇宮(Royal Palace)建於1866-1870 年,由柬埔寨的頂尖建築師所設計,佔地 3 萬多平方,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群,是柬埔寨國王的住所和高棉建築的典範。外有黃牆圍繞,內有金殿、銀宮等20多座大小宮殿。最大的宮殿凱馬琳宮——議政廳,是國王接待外事、處理朝政的地方,通常一些舉國歡慶的慶典都在這裡舉行。銀宮最為華麗,地面用4700多塊鏤花銀磚鋪成,大殿內供奉著高約60釐米,由整塊翡翠雕成的佛像,是柬埔寨的國寶。破侖三世閣是法國殖民者建造的,處在一群高棉式建築的宮殿中,據說也不顯得突兀,皇宮內彩繪壁畫見證了吳哥輝煌的歷史。
走過皇宮外面的大道,不遠處就看到了一個高高的紀念碑——柬越友誼紀念碑。這裡有有個很空曠的大廣場,寬約100米,長約500米。在柬埔寨全國,這樣的紀念碑有22座。不知為何,我想到了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走過門口雕像比較有特色的印尼駐柬埔寨大使館,馬路對面就是一棵年代久遠的大樹和西哈努克紀念碑(國父紀念碑),建造於 2014 年,是為了紀念西哈努克親王,以歌頌他為柬埔寨王國做出的不朽貢獻。
不遠處就是獨立紀念碑,平時是馬路中央的環島,節慶日時便是舉行典禮的地方。1958 年動工興建,1962 年 11月落成。整座紀念碑底座寬36米、高 37 米,是為慶祝脫離法國殖民政權和紀念在戰爭中為國犧牲的英勇烈士而建。紀念碑有Naga蛇神守護,共有五層,對柬埔寨來說,「五」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這跟宗教信仰有關。
他們信仰的佛教受到印度教的影響。在印度教中,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須彌山有五層,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溼婆神。在高棉建築中,「五」隨處可見。比如寺廟前的蛇神有五個頭的,寺廟門是由五朵浪花捲起的門簷,一扇窗戶有五根石柱,進入寺廟的臺階是五層等等。
瞻仰完紀念碑,沿著諾羅敦大道走了大約一兩公裡,沿途環境相當不錯,這條街應當是政府機構和外國使團雲集的地方,到處是開紅花的樹,路上依然少見行人。
回程我還是選擇了嘟嘟車,這位司機小哥比較守規矩,紅燈停綠燈行。要想真正了解柬埔寨的民俗風情,最好的方式還是乘坐嘟嘟車,它可以走街串巷,讓你看遍柬埔寨的犄角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