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三猴賀新春」
農曆丙申年已經到來,一個罕見的曆法現象——「三猴賀新春」在今天(大年初一)出現。「三猴」就是猴年、猴日、猴時,這一曆法現象,上一次出現在1920年2月20日春節,距今96年;下一次將發生在2076年2月5日春節,距今60年。
我國古代用天幹地支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同時也用12生肖紀年,12生肖與12地支一一對應。這就是子對鼠、醜對牛、寅對虎、卯對兔、辰對龍、巳對 蛇、午對馬、未對羊、申對猴、酉對雞、戌對狗、亥對豬。從某一意義上說,申就是猴、猴就是申。曆法上凡是有地支「申」字的就是「猴」,農曆丙申年就是猴年。農曆丙申年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庚申日就是猴日。申時就是猴時,猴時在每天的15時至17時。因此,農曆丙申年春節就是三猴迎新春。
猴年馬月,終於等到你!
根據節氣歷,2016年6月5日(芒種)至7月3日(小暑前夕),就是傳說中的「猴年馬月」!
猴年馬月,形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的事」。每12年就有一次!目前,「猴年馬月」來歷無從考據。最流行的說法認為,「猴年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
但是「馬月」的意義挺有趣。古人用生肖紀月。正月稱虎月,二月稱兔月,三月稱龍月,四月稱蛇月,五月稱馬月……因此,每12年才能輪到一個「猴年」,而猴年的12個月中只有農曆五月才是馬月。
網友:望眼欲穿的那些事,是不是也要有結果啦!
與猴有關的成語,你能說出幾個?
【蟲沙猿鶴】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也作「猿鶴蟲沙」。
【猢猻入布袋】猴子進了口袋。比喻行動失去約束。
【驚猿脫兔】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樹。比喻指使壞人幹壞事。《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
【窮猿奔林】窮猿:被獵人緊追的猿猴。比喻在窮困中急於找一個棲身的地方。也作「窮猿投林」。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也作「殺雞嚇猴」。
【樹倒猢孫散】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隨從的人也就一鬨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