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Kentucky 是 Bourbon 的故鄉(之一?)。當地在 Bourbon 的生產標準上立法非常嚴格。比如釀酒原料中必須有 50% 以上的玉米,只能使用 100% 全新的美洲白橡木桶熟成等等。
標準這個東西永遠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塑造了 Kentucky Bourbon 相對統一的風格特點;而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各家酒廠在風味塑造上的創新。尤其是只能使用美洲白橡木熟成這一條,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
(這瓶「46」是美洲和歐洲橡木混血的產物)
我們知道無論是 Whisky 還是 Whiskey,喝的都是木頭的味道。世界各地的橡木品種多樣,味道也各有不同。
在橡木的風味方面,業界是有一定共識的。比如美洲白橡木會給酒帶來更多的 Vanilla、焦糖、咖啡、巧克力的風味;而以法國橡木為代表的的歐洲橡木,則會給酒帶來更多的 Spiciness,同時風格也更加高雅深沉。另外,還有這些年備受關注的日本 Mizunara(水楢)橡木,據說可以賦予威士忌類似檀香一樣的「東方禪意」。
(放入酒桶中的橡木片)
在這些不同風味的橡木的誘惑下,美國的 Bourbon 酒廠開始尋求繞開法規約束,嘗試不同橡木風味的方法。於是一種使用 Oak Staves 調味的方法就誕生了。其原理類似用茶包來泡茶。原酒先在美洲白橡木桶裡熟成,然後將烘烤過的法國橡木片泡進酒桶裡,讓橡木片的風味進入到熟成的 Bourbon 威士忌裡。於是就打造出了一種具有更豐富橡木風味的 Bourbon。我們今天喝的這瓶酒—— Maker's Mark「46」,就是用這種打擦邊球的方法釀造的。「46」代表的並不是酒精度,當然也不是年份,而是「第 46 號配方」的意思。酒廠把不同產地、熟成度、烘烤深度的橡木片按不同比例搭配形成了很多的配方分別進行試驗。46 號配方是他們認為最滿意的味道。這也就是這瓶酒名字的由來。( Maker's Mark 46 Kentucky Bourbon)
這瓶酒的顏色明顯比同門的普通款深很多。酒廠是這樣描述這瓶酒的風味的:「Very intense flavors; a big crescendo of wood blending perfectly with deep, complex and rich notes of vanilla and caramel 」。
這瓶酒有 47% 的酒精度,比普通的版本要高一點。實際喝起來,第一印象是這瓶酒跟 Maker's Mark 的普通款風格迥異。由玉米和軟紅冬小麥帶來的酒的基礎風味是一致的,有點像 Oat Crumble(烘烤的燕麥和黃油)的味道,很有 Maker's Mark 的特點。但是這瓶酒受橡木的影響很深,Vanilla、蜂蜜、糖漿的味道很重,有種化不開的稠密感。在風味上,因為不能用 Sherry 之類的葡萄酒桶,頻譜比較窄,風味比較簡單直接。但這也是 Bourbon 的最大特點,風味雜了就不是 Bourbon了,不是嗎?
口感上是 Maker's Mark 的傳統,比較柔和,口腔中單寧的質感很豐富,回味有一絲苦味。風味比起 Maker's Mark 的普通版本更加濃烈,回味非常長,也印證了這瓶酒的味道之豐富。
總的來說,Maker's Mark 的這個嘗試是成功的,「46」是非常不錯的一款 Bourbon 威士忌。比起 Maker's Mark 普通版更有趣更耐喝一些,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