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凌晨,美國對敘利亞發動突然襲擊,震驚世界。
據美國官員表示,飛彈攻擊是周五清晨在敘利亞展開,目標鎖定敘利亞一個軍用機場的機庫、飛機和儲油槽。美國從兩艘海軍驅逐艦發射了約60枚的戰斧巡弋飛彈。
這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首次對敘利亞政府軍目標採取軍事打擊行動,據稱是為了報復敘利亞反對派控制區內日前發生的化武襲擊。
由於阿薩德政府背後的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美國的襲擊讓市場引發美俄關係緊張的預期。消息傳出後,國際金價迅速拉升。NYMEX原油、布倫特原油上漲,資本市場短期開啟避險模式。
前海開源執行投資總監、基金經理謝屹認為:
從歷史上看,發生在美國本土的軍事衝突對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有巨大的影響。比如1861年爆發的美國南北戰爭。從1861年到1865年戰爭結束,黃金上升幅度達到150%+。而這背後的原因是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急速上漲和貨幣體系暫時脫離金本位。
如果軍事衝突發生在美國本土以外,通常不會傳導到其國內的通脹和貨幣供給,對美元金價的影響力也會小很多,比如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對金價影響力可以忽略。
美國此次襲擊敘利亞為黃金短線提供了支持,是不錯的交易性機會。中長期黃金上漲趨勢不變,但其支撐和向上的拐點來自於美國以及全球經濟短周期逐步見頂後的滯漲。
當然,若敘利亞問題持續升級成為美俄層面的衝突,則金價會獲得額外的支撐。風險資產短期會回撤,但是強周期的資源能源類行業,比如石油,煤炭,鋼鐵以及基本金屬會相對走贏市場,因為他們同時受益於依然強勁的短周期復甦以及軍事衝突事件驅動下的資源需求預期提升。
而在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看來,空襲事件標誌著川普團隊的中東政策開始成形落地,美國中東戰略正式轉向。戰事短期利好油價,不過石油市場的利空因素仍不可忽視,震蕩是幾年石油市場的常態。
任澤平具體觀點如下:
空襲短期利多油價,但利空因素仍在,油價仍將維持震蕩態勢。
OPEC和俄羅斯去年底達成了減產協議。從目前來看,減產協議執行率較高:1月減產履約率為86%,2月履約率為94%。不過,減產協議最大的收益被「非減產陣營」收割,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家產量增加;
另外,減產陣營已明顯發生了鬆動,減產協議能否繼續得到遵守將繼續存在高度不確定:首先是最大成員國沙特2月份的減產力度比前月降低了26.3萬桶/天;近日,伊拉克石油部長表示,年底前該國石油產量將增加60萬桶/日。空襲很可能會進一步鬆動減產陣營。另外,庫存居高不下也是高懸在油價頭上的一餅秤砣。
美國中東政策的轉向將進一步加強中東石油對中國的依賴,促使主要產油國爭奪中國市場,長期來看對中國仍是利好。
今年3月沙特薩拉曼國王及王室成員訪問中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中國更多地購買沙特石油。2011年以來,俄羅斯在中國石油進口總量中所佔的份額快速上升,2011年佔比僅為7.3%,2016年上升至13.8%;而沙特所佔的份額則從19.9%逐步下降至13.4%。
油價變動直接關係到通脹。
今年油價難以大幅上漲,將對主要國家通脹上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是歐元區和日本。美國通脹內生動力更為充足,受油價影響相對較小,我們認為此次恐襲事件不會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造成影響。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仍將存在分歧,匯率波動加大難以避免。
華夏能源網
www.sinoergy.com
價值型能源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