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利奇馬」逐步消退
天氣放晴
但始終有一群人並未停歇
他們披星戴月
始終奮戰在抗臺一線
我們先組織民兵,把現場的淤泥先做一個清理……
手拿鐵鍬、腳踏淤泥,在洪峰過境的好溪沿線,縉雲縣五雲街道的黨員幹部與民兵隊伍一道,第一時間開展清淤工作。淤泥厚重黏膩,怎樣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將路面清理乾淨?五雲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偉峰將一雙雨鞋踩得「步步生風」,指揮清掃工作。
縉雲縣五雲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偉峰:因為明天一早這邊就有蔬菜交易,大家出行也能夠更加方便,我們今晚在水位退下去之後,連夜組織我們的民兵,第一時間把街道上面的淤泥做一些清理,待會兒我們再用高壓水槍再做一些衝洗。
不論這個牛是誰的,已經死掉了我們就要按照病死動物處置的辦法去按照相關程序去處置,我們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夜空下,颱風過後的縉雲老城區裡,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百出。處置完救災現場,令張偉峰放心不下的,還有早已轉移到各處避災安置點的各村村民們。整個按照我們防汛的要求,反正先在安置點安心住下來,等整個情況穩定了再看情況回去住,人員安全是第一。
白巖村村民陳得旺一家有3個孩子,此前一直居住在祖輩留下來的老房子裡,此次颱風來襲,早在8月8日,老陳一家便跟隨村幹部轉移到了當地的避災安置點,吃的是三餐熱飯,睡的是嶄新床鋪。縉雲縣五雲街道白巖村村民 陳得望:被褥什麼的我什麼東西都沒帶,就是人走過來了,(村幹部)他們中午的時候就過來叫我們,我說晚一點晚一點,他們就快快快,過去過去,我就跟他們一起過來了,還是感謝村裡面的領導。
眼下,五雲街道已開放1個避災中心,4個安置點,成功轉移安置群眾64人,各項救災與生產恢復工作有序進行。然而,洪澇尚未退去,今夜尚不能成眠。
在今天的工作當中,張偉峰的手裡一直緊緊握著兩個充電寶,一天之內接了150多個電話,最早的一通發生在凌晨3點。
在這裡,還有不少像張偉峰一樣的黨員幹部,他們已經持續抗臺近40個小時,並將繼續奮戰。
縉雲縣五雲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偉峰:昨天晚上就在辦公室稍微休息了一下,待會兒這裡結束了之後還要趕回我們老城的幾個點再去看看究竟水位退的怎麼樣,這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本職。
昨天下午5點左右,縉雲縣工藝美術學校和縉雲職業中學兩所學校內40多人被洪水圍困,縉雲消防救援大隊立即趕赴現場救援。接警後,消防隊員攜帶救援繩索、救生衣、衝鋒舟等救援裝備來到被困人員身邊。經過一個多小時,往返10多趟,兩所學校中的44名被困人員全部被轉移至安全區域。
記者:朱菲菲 潘衍兵 李勝
編輯:謝美琳 趙秋豔